宅家抗疫纪事(续四)
2022-05-13 10:58:00
标签: 特殊的经历
5月1日星期日
晴到多云 14~19
昨天吃过晚饭后,妻子通过手机和原居住小区结识的小姐妹(也是一位志愿者)互通情况。她的这位小姐妹也年近六旬了,因为先前有在上海世博会做志愿者的经历,平时也经常参加小区里的志愿服务工作,所以这次防疫管控,她又响应号召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并被委以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的重任,穿上了防护服,她也努力尽责地去完成任务。然而,遇到的一些事让她心情很不愉快,在两人交谈中,她向妻子吐了“苦水”:一次是在劝阻邻居不要在楼道里焚烧祭品时,遭到对方谩骂,后来还是派出所民警到场,才制止住了对方的无理言行。还有一次是在做核酸检测时,那天因“核酸码”系统发生故障,登记无法继续进行,检测受阻。那天上午还下着雨,于是好心的她就劝正在排队等候的居民先回家,等到系统修复后再按通知下来继续接受核酸检测,可是得到的却是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称她“煞有介事”、“又代表不了什么”……她实在无法理解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妻子劝慰到,可能是封控时间长了,人的心情有些焦躁,所以难免有些失态,甚至忘记了自己原先的身份。尤其是个别以我行我素、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的人(比如那位在楼道里焚烧极品的邻居),更不要指望他能够自律,因此不要与其过于计较,坚持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事就行了,要相信有组织信任、有法律保护、有大多数群众的认可,一定是得道多助的。
在一旁听着,愈发对这次防疫志愿者产生崇敬之感。他们不仅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持在小区一线到岗为大家服务,吃力一点、花费个人时间多一点也就罢了,有时还会因得不到理解而受气,真的不容易!需要体力和心理素质都过硬才能胜任。与那些只顾一己之利,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的人相比,他们显得很高尚。在这次防疫过程中,他们也是不可缺少的主力军。
交谈中,妻子的这位小姐妹还传递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先前服侍那位97岁阳性老人的保姆也成为了阳性人员,于昨天被转送去了方舱医院……曾打过三针疫苗的她终没能躲过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感染。临睡前,一直与妻子在讨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老人和保姆感染的,封控后他俩都未出门,也没收多少快递,与外界接触的只有防疫人员上门给老人做核酸检测,会不会是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呢?因为小区核酸检测都是给大批行动方便的人群做好后,防疫人员才上门为个别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人做,在这一过程中会否发生接触性感染?我认为这可以成为一个案例,值得专业人员深究,或许研究成果对指导正确开展防疫工作会大有帮助。
今天上午,又恢复了抗原自测+核酸检测的模式。听说因前天隔壁那栋楼又检出阳性人员,这一模式至少还得连续进行六天。下楼去做核酸检测时,果真发现隔壁那栋楼底楼的进出门洞又被警戒带封了……吃中饭前,妻子团购的红薯和竹笋由志愿者送到了楼下。
下午四时,政府发放的第四批生活物资到了。蔬菜有黄瓜、娃娃菜、西葫芦、蒜苗,水果为苹果(四只),还有老干妈辣酱、白糖、油咖喱等佐料,一袋小麦粉和六盒利乐包牛奶,生活用品为两筒卷纸和一包垃圾袋,种类挺齐全的,有些如卷筒纸,真能一解燃眉之急。
5月2日星期一
晴到多云 15~24
今天上午继续做抗原自测和核酸检测。检测点只有一组医生在做,故排了一会儿队,时间有些长。
上午九时四十分与母亲视频通话,互通近况、互道珍重,期盼能够尽快结束这段不能前去探望的日子。
中午,在小区巡视后回家的妻子带回的信息都与复产复工和小区解封有关。情况都不太好:区里某物流公司开工没两天,便发现有员工出现阳性,于是大家都穿着防护服和全套防护装备工作……松江某小区降为防范区,居民们都赶着去超市购置生活急需品,没想到第二天核酸检测,又发现了阳性人员,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封控……这说明,对待这波疫情仍不能掉以轻心,任何防疫松懈思想都会导致病毒卷土重来,还是要慎重行事,巩固先前取得的防疫成果。
中饭吃的是荠菜肉馅馄饨,味道挺好。这又是妻子前两天的“团购”成果,品牌为“老盛昌”,一同购来的还有粽子和红糖馒头。
晚间有辟谣的的信息传来,说是有关松江的那条出现阳性人员的信息不属实。另称,本小区已转为管控区。接到火锅食材(鱼豆腐、鱼丸、贡丸等)已到货的团购微信后,妻子自己下楼去到小区门口取回。
5月3日星期二
多云转晴 16~27
今天只做抗原自测,要求是十点钟前上传结果。上午有邻居告知,小区里的停车棚有卖蔬菜的,妻子带着口罩过去,买了青菜和西红柿回来。小区里外出散步的老人多了,户外嬉戏的孩子多了……看来,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登陆上海发布:昨日本市新增确诊病例274例,比前日减少了近500例;发现无症状感染者5395人,比前日减少了2000多人。本区昨日新增确诊病例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7人,已多日持续走低。防疫成效进一步显现。
宅家抗疫纪事(续四)
5月1日星期日 晴到多云 14~19
昨天吃过晚饭后,妻子通过手机和原居住小区结识的小姐妹(也是一位志愿者)互通情况。她的这位小姐妹也年近六旬了,因为先前有在上海世博会做志愿者的经历,平时也经常参加小区里的志愿服务工作,所以这次防疫管控,她又响应号召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并被委以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的重任,穿上了防护服,她也努力尽责地去完成任务。然而,遇到的一些事让她心情很不愉快,在两人交谈中,她向妻子吐了“苦水”:一次是在劝阻邻居不要在楼道里焚烧祭品时,遭到对方谩骂,后来还是派出所民警到场,才制止住了对方的无理言行。还有一次是在做核酸检测时,那天因“核酸码”系统发生故障,登记无法继续进行,检测受阻。那天上午还下着雨,于是好心的她就劝正在排队等候的居民先回家,等到系统修复后再按通知下来继续接受核酸检测,可是得到的却是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称她“煞有介事”、“又代表不了什么”……她实在无法理解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妻子劝慰到,可能是封控时间长了,人的心情有些焦躁,所以难免有些失态,甚至忘记了自己原先的身份。尤其是个别以我行我素、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的人(比如那位在楼道里焚烧极品的邻居),更不要指望他能够自律,因此不要与其过于计较,坚持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事就行了,要相信有组织信任、有法律保护、有大多数群众的认可,一定是得道多助的。
在一旁听着,愈发对这次防疫志愿者产生崇敬之感。他们不仅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持在小区一线到岗为大家服务,吃力一点、花费个人时间多一点也就罢了,有时还会因得不到理解而受气,真的不容易!需要体力和心理素质都过硬才能胜任。与那些只顾一己之利,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的人相比,他们显得很高尚。在这次防疫过程中,他们也是不可缺少的主力军。
交谈中,妻子的这位小姐妹还传递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先前服侍那位97岁阳性老人的保姆也成为了阳性人员,于昨天被转送去了方舱医院……曾打过三针疫苗的她终没能躲过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感染。临睡前,一直与妻子在讨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老人和保姆感染的,封控后他俩都未出门,也没收多少快递,与外界接触的只有防疫人员上门给老人做核酸检测,会不会是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呢?因为小区核酸检测都是给大批行动方便的人群做好后,防疫人员才上门为个别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人做,在这一过程中会否发生接触性感染?我认为这可以成为一个案例,值得专业人员深究,或许研究成果对指导正确开展防疫工作会大有帮助。
今天上午,又恢复了抗原自测+核酸检测的模式。听说因前天隔壁那栋楼又检出阳性人员,这一模式至少还得连续进行六天。下楼去做核酸检测时,果真发现隔壁那栋楼底楼的进出门洞又被警戒带封了……吃中饭前,妻子团购的红薯和竹笋由志愿者送到了楼下。
下午四时,政府发放的第四批生活物资到了。蔬菜有黄瓜、娃娃菜、西葫芦、蒜苗,水果为苹果(四只),还有老干妈辣酱、白糖、油咖喱等佐料,一袋小麦粉和六盒利乐包牛奶,生活用品为两筒卷纸和一包垃圾袋,种类挺齐全的,有些如卷筒纸,真能一解燃眉之急。
5月2日星期一 晴到多云 15~24
今天上午继续做抗原自测和核酸检测。检测点只有一组医生在做,故排了一会儿队,时间有些长。
上午九时四十分与母亲视频通话,互通近况、互道珍重,期盼能够尽快结束这段不能前去探望的日子。
中午,在小区巡视后回家的妻子带回的信息都与复产复工和小区解封有关。情况都不太好:区里某物流公司开工没两天,便发现有员工出现阳性,于是大家都穿着防护服和全套防护装备工作……松江某小区降为防范区,居民们都赶着去超市购置生活急需品,没想到第二天核酸检测,又发现了阳性人员,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封控……这说明,对待这波疫情仍不能掉以轻心,任何防疫松懈思想都会导致病毒卷土重来,还是要慎重行事,巩固先前取得的防疫成果。
中饭吃的是荠菜肉馅馄饨,味道挺好。这又是妻子前两天的“团购”成果,品牌为“老盛昌”,一同购来的还有粽子和红糖馒头。
晚间有辟谣的的信息传来,说是有关松江的那条出现阳性人员的信息不属实。另称,本小区已转为管控区。接到火锅食材(鱼豆腐、鱼丸、贡丸等)已到货的团购微信后,妻子自己下楼去到小区门口取回。
5月3日星期二 多云转晴 16~27
今天只做抗原自测,要求是十点钟前上传结果。上午有邻居告知,小区里的停车棚有卖蔬菜的,妻子带着口罩过去,买了青菜和西红柿回来。小区里外出散步的老人多了,户外嬉戏的孩子多了……看来,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登陆上海发布:昨日本市新增确诊病例274例,比前日减少了近500例;发现无症状感染者5395人,比前日减少了2000多人。本区昨日新增确诊病例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7人,已多日持续走低。防疫成效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