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个同学叫赵桂芝——萦绕耳畔的校园钟声之一》

(2024-01-12 19:13:24)
标签:

情感

教育

分类: 赵贵辰散文
有个同学叫赵桂芝
——萦绕耳畔的校园钟声之一

赵贵辰


       我突然想起一个可爱的名字来。
       我的名字“赵贵辰”,这位同学的名字“赵桂芝”。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经常把我的名字写成“赵桂辰”。考入高中后,老师看着好玩,就把“赵桂芝”和“赵桂辰”安排到一个课桌上了。
       “赵桂芝”是个女同学,苗条的身材,眼睛亮亮的。
       我们的高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叫“陈江台”,无疑,就是她把我和赵桂芝安排到一个课桌上的。
       那是1973年,我们就读的高中校址在“马于社中”,具体在马于村东口。从吕家庄村南一直向西,大约走上半个小时就到了马于村。然后沿村边南走100米,再拐向西走50米路南,就是我们就读的马于高中学校门口了。

       学校三排房屋。南边一排,是教师宿舍;北边一排,是学生教室。
       中间是个半排,西边是伙房,东边空起来,既没有房屋,也不算菜地,反正就那么空着。
       三排房屋中间,自北向南,是走进门口后的一条通道。这三排房屋南边就是操场,东西方向有两个篮球架。东南角是厕所。
       我们这一届高中,有两个班,一个是“十班”,在北边一排教室东头。一个是“十一班”,挨着我们这个“十班”,靠西侧。
       我们这个“十班”的后身,是女教师厕所。
       “十班”的教室内,东西方向排开,四排课桌。中间两排,靠南墙、北墙各一排。我与赵桂芝的课桌,是靠南墙一排的第一张课桌。我在里头靠墙,赵桂芝在外头。
       老师讲课的黑板,在教室西墙上。
       教室东墙上也有一块黑板,但那不是讲课用的黑板,那是一块用于刊登学生作文的“黑板报”。我的作文,就曾被老师写在那块黑板报上。
       我跟赵桂芝在一个课桌,上课时老师点名:“赵桂辰!”
       “到!”
       “赵桂芝!”
       “到!”
       听起来总有些好笑,赵桂辰、赵桂芝,好像是一家人,好像是姐弟俩。
       我心里想:老师真会安排桌,这不是故意搞笑吗?
       男同学与女同学一张桌,我不敢说话,她也不敢说话,我们就那么出出进进,上课下课,走去走来。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许是一个学期,也许是两个月,也许是一个月,反正我已经记不清了,突然有一天,赵桂芝不见了。与我同桌上又安排了一个叫“安乐”的男生。
       赵桂芝在我的课桌上不见了,在别人的课桌上也不见了。一天不见了,两天不见了……一个星期不见了,两个星期不见了……一个月不见了,两个月不见了……一年不见了,两年也不见了!
       我感到奇怪,又不好意思问别人。好像听到了是谁说,赵桂芝退学了。
       后来,那位叫做“安乐”的同学也退学了。安乐退学的原因是他得了一种很厉害的病,而赵桂芝退学的原因是什么呢?半辈子过去了,至今我也不知道。
       但赵桂芝是与我同桌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同学,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不知道基于什么原因,我经常想起她。也许是半年时间就想起她一次,也许是一年时间或者两年时间就想起她一次,也许是三天两天就想起她一次。反正就那么不规则地、时不时地,就突然想起她一次:她到底是为了什么,怎么就突然不来上学呢?要知道,我们那一届高中生可不是随便叫上学来的。那是真正的凭考试够格才能从初中升入高中的一年。那是1972年通过考试,1973年、1974年念满,1975年1月毕业的一届高中生。主要是入学考试很难,考入高中后,为什么平白无故地说退学就退学了呢?至今,我也想不明白。
       我是一个善于“考证”的人,善于对神秘的事物进行探秘的人,善于对“蜻蜓点水”般的印象进行捕捉、捕捉后加以珍藏,使这种印象无限放大、放大后使之长叶开花的人。
       比如很多同学的名字和相貌我已经忘记了,唯独没有忘记赵桂芝。而且时常使我的记忆反刍,一个面容清秀的、个头挺拔的、声音柔软的女生形象就矗立在我的面前了!
       是的,我不记得我与她说过一句话没有,但我往往在冒充看着老师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偷偷地看她一眼。那“一眼”降落在她的头发上,耳朵上,脸蛋上,肩膀上……
       我想:这是我的同学,这是我的女同学,这是与我同桌的女同学。修了多少辈子的福分,才能修得与她而不是与她之外的女同学同桌呢?
       但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说话,还没有来得及熟悉彼此的情况,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记住她来自哪一个村庄,就倏忽之间分散了。
       赵桂芝,一个多么好听的名字!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同学,就这样牢牢地存放在了我的记忆里!
       深更半夜,我不止一次模仿着老师的点名,喊一声:“赵桂芝!”
       “到!”
       “赵桂辰!”
       “到!”
       我的眼睛湿润了。

2023-12-22-下午写在手机上
《晋州文学》2024年第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