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人就如同记得1972年夏天的“慕尼黑惨案”一样记得1999年六月的耻辱。
那年的欧冠决赛本就是一场完美之战,只可惜上帝借了一只脚给曼联。
整整11年的等待,慕尼黑终于等来了复仇的良机。
曼联自从走了C罗之后,摆脱了“C罗依赖症”的中前场显得相对平衡了一些,不过和以往相比,技术优势荡然无存,即便爵爷下功夫花大力气培养纳尼和瓦伦西亚两个速度奇快、脚下技术细腻的边锋,可这两人在组织进攻方面的缺陷使得曼联不得不走回11年前靠身体靠中长传准确性的老路。
反观拜仁,不管是希斯菲尔德、马加特,还是如今的范加尔。拜仁依旧秉承着“玩技术,我身体最好;玩身体,我技术最好”的宗旨,因此在欧洲赛场上屡屡斩获佳绩,此时也不例外。里贝里、罗本两个攻击强人,完全可以把毫无速度与技术优势的曼联中后场肆虐一番。罗本因伤本场无法出战,即便是一个里贝里,就足够盘活整个拜仁的锋线,如果再加上罗本……曼联,你可以回家喝稀饭了。
奥利奇最后一分钟的绝杀,再度缔造了传奇。如同索尔斯克亚的那个绝杀球,拜仁用老对手11年前摆下的酒宴好好招待了一下对方,酒足饭饱,打道回府。
http://s9/bmiddle/44becdc2t830b8dbd2288&690
奥利奇让万能范德萨也黯然失色了
其实德甲的主场是非常恐怖的,球迷的素质也是世界顶级的,绝对不会发生类似中超那样低级的侮辱和谩骂。因此弗格森可绝对不敢保证能在安联球场拿到胜利,在他看来,进一个球,平局,都是可以接受的。至于取胜,如果运气好,老天再开个眼,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因此当曼联在开场仅仅两分钟就因为拜仁面具侠德米凯利斯的防守失位让鲁尼打进一粒近射之后,便打起了防守反击,老爵爷认为凭借曼联现在的状态,保持一个球的胜果是最现实的事情。于是鲁尼继续打他的单前锋,防守如同空气般的纳尼被用来牵制拜仁左右两翼的进攻,而卡里克、斯科尔斯、弗莱彻这三大中场却屡屡不见踪影——总之,爵爷此时的战略就是,收吾之锋芒,克彼之精锐,用身体,用传球,打乱对方的部署,坚持到90分钟,各回各家。
两分钟就被进球,拜仁全队上下必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往小了说,是对不起球迷,往大了说,就是对不起11年前前辈们遭受到的羞辱。因此落后一球之后,拜仁三军用命,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因为缺少了罗本,拜仁就无法在两翼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在上半场的前半段,里贝里老老实实的在左边路组织球,而右路则交给了阿尔滕托普——事实证明,阿尔滕托普并没有担负起在右路明显的组织责任,曼联的后防线基本无视他的存在。因此里贝里不断的在中路利用突破和短传渗透进曼联高大笨重的后防线,作为边锋的奥利奇一次次的获得里贝里输送的炮弹,反而另一名中锋托马斯·穆勒却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终于在下半场被戈麦斯换下——穆勒相对于奥利奇来说,技术比较粗糙,虽说和传统的德国式中锋相比,在头脑和脚下技术上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应付起和曼联这样的比赛,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了里贝里在中前场的支持,范博梅尔、阿尔滕托普,甚至是后防线上的范比滕都跃跃欲试,多次轰击曼联城池,但是身材上并不明显的优势使得拜仁无法通过边路插入到曼联腹地,只好通过中路的配合,抓住曼联在中路的相对劣势制造杀机。
拜仁的战略就是,我要打出我能打出来的所有牌,目的就是在主场报仇。
爵爷还在悠闲自得的时候,拜仁在下半场的控球优势急剧扩大,奥利奇,以及换上场的戈麦斯等人的多次射门,均被曼联门神范德萨一一化解——99年正是凭借舒梅切尔出色的发挥,曼联的防御体系成为了众所周之的保险箱,谁都别想打开。可是偏偏就这么巧,鲁尼这场球是凭借对方的失位进的球,而里贝里的一次直接任意球则砸到了鲁尼的臀部弹入网窝——一报还一报,可是这并不是终点,直到最后奥利奇的绝杀,彻底让曼城人感受到了11年前拜仁所遭遇的不幸。
拜仁接连换上三名进攻型球员,戈麦斯和克洛泽是两个强力中锋,而季默什丘克拥有一脚绝佳的远射功夫——而曼联则显得力不从心,弗莱彻的传球远远不够,纳尼过分的把精力放在了对于边路的防守,而中路的球员却拿拜仁的进攻没什么办法,整条防线的脱节与配合不均让曼联在被扳平之后越来越急躁,越来越失去自信——爵爷幻想的全身而退最终也只变成了幻想而已。
不过,毕竟这是两回合比赛,曼联要做的就是不能再这样随性了,和众志成城的拜仁相比,曼联缺乏的,除了战术变化再灵活一些,就是一种认真的态度而已。战略上原本可以藐视下敌人,可如今,他们再也不敢小看任何球队了。
大学第三季,新的一年,请持续关注。
欢迎点击大学时代前两季汇总:我的大学时代
第三季:这算什么,一种经历?还是不断的退步
要么改变规则,要么遵守规则
技术、态度与质量——快评第8届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
最近推荐妙文:《拆弹部队》带给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启示
穆里尼奥,果然够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