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 10:08:45)
标签:

旅游

珠玑古巷

逍客毛头

毛宏亮

摄影

分类: 国内游记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十一回江西老家,每次都路过南雄,每次都看到珠玑古巷,查阅资料:珠玑古巷是一个具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巷。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间。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是汉族广府民系向岭南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笔记著作《岭南田野笔记》中,对“珠玑巷”有详尽记述。所以停下车,走进古巷寻根问祖,寻找古巷中历史遗迹。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明末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云:“珠玑巷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予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从史料看,本来珠玑巷只是沙水镇的一部分。阮元编的《广东通志》云: “珠玑巷在沙水寺前”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抄录诸族谱中,多称:“沙水村珠玑巷” “沙水珠玑巷”。可见珠玑巷原属沙水镇。据考察,原来珠玑巷大体在沙水镇的南端,即从《珠玑古巷》门楼起向北走经石塔到石桥这一段,约长二百米。再向北走则是其他巷、里、坊。如今之“珠玑楼”,过去并不属珠玑巷。据乾隆十二年建楼碑记载,(此石碑现仍镶于“珠玑楼”)“珠玑楼”原为沙水镇翔凤坊之楼,早塌,乾隆十二年重建时才题名为“珠玑楼”。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南雄市珠玑古巷日前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广东最美的街区”。街区有一定的长度和适量的建筑物,建筑物之间和谐,形成一定的风格,整体看来具有一定的美感,构成了一种文化景观,居民生活祥和满足、给外来者以愉悦的感觉。评委认为,珠玑古巷是岭南文化与华侨文化的完美结合,最能代表独特的岭南文化。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南迁记》中记述沙水镇还有“儒林里” “沙水塘”等旧址。后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富庶,来这里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珠玑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沙水镇的里、巷、坊,都象翔凤坊那样,逐步被珠玑这个名称所代替,整个沙水镇也叫珠玑巷了。但历代行政区域,一直沿用沙水这个名称。宋嘉定中称沙水驿,后又改沙角巡检司,清名沙水塘,民国为沙水圩。民国29年实行新县制,全县划为2个区28个乡,第一区均平乡改为珠玑乡。以珠玑为行政区域从此始。今名珠玑镇,辖110多个自然村,3万余人口。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珠玑古巷”门楼附近,有一座石塔,名珠玑古塔,高三点五米,七层,实心,一至四层为八角形,有人物浮雕;第五层是半椭圆形:第六层是圆柱形;塔顶是葫芦状。“珠玑楼”的一段街称翔凤坊。“珠玑巷”内有周屋、雷屋,以族姓氏作地名。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流水见人家。又见珠玑巷,又见古祠堂,又仿佛见到祖先坚强而伟岸的身影。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是荒蛮之地,而后来的早期居民,不少是在中原一带通过梅关古道迁移而来。他们穿越南岭,首先来到了珠玑巷。传说南宋末年,珠玑巷附近58村的大约70多个姓氏,在一场由胡妃事件导致的灾难中,从这里南迁到了广州和珠江三角洲。而现在据说共有153种姓氏的珠玑移民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29个市县,并有数以千万的人移居国外。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相传南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广东通志》载:“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据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所载,有家谱族谱可查,先后在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有76姓、166族。又据《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氏族谱·志选集》(南雄县政协文史资研究委员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合编)所载,还有27姓,31族,合计为103姓,197族。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走进珠玑巷,最常见的就是祖谱和祠堂,短短的1500米的古巷两边,就有20多个姓氏的祠堂,在这儿,您就会不由自主地融入了一种中华民族独有的姓氏文化。每逢春节期间,这些广府民系的后人,都会纷纷前来珠玑巷寻根问祖,所以卖姓氏祖谱也成了当地最红火的生意。在小巷的两边,随处可见的是一个个小铺子,上面摆放着各种姓氏祖谱。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据传,珠玑巷唐代时叫“敬宗巷”,因有族人张兴七世同居,得唐敬宗赏赐珠玑绦环。至南宋,中原开封祥符许多官员避元人而南迁,在南雄住了下来。祥符有珠玑巷,为怀念故里,“敬宗巷”被改名为“珠玑巷”。珠玑巷的住户后来又再南迁到珠江三角洲,成了广东许多族人的祖先。广州市西关有一条内街叫珠玑巷,据说也是由南雄珠玑巷南迁来的人聚居而得名。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这是一条古村的古道,长约半公里,南北向,颇宽,古屋夹道,道上有三座门楼。第一座门楼名“珠玑街”,第二座门楼名“珠玑楼”,第三座门楼名“珠玑古巷”。“珠玑楼”有石刻“珠玑古巷吾家故乡”字样,这句话如今也成了珠玑巷的宣传语。中国老百姓的这种根的意识,故乡的观念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门楼有神龛,供“太子菩萨”神像,“珠玑古巷”门楼另一石刻“祖宗故居”四字。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珠玑古巷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岭南文化汇聚之地,聚居此地的各族人民依托世代承传的习俗和经验,曾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酿制出独具特色的优质美酒,无不闪烁着古代珠玑人对酿酒技术的独到见解和聪明才智。岭南人酿酒多以当地农作物、花果为原料,其中以稻米酿制的米酒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广受人们喜爱,并世代相传沿袭至今。以珠玑巷一带为代表的岭南地区,人们至今仍保持着酿制米酒的传统,当地农家自酿的黄酒酿、米烧、钻缸酒在节庆日子里仍是招待宾朋的首选佳品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20131011珠玑古巷: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寻找古祠堂
 珠玑巷,好大一棵树,海内外千百万苗裔是她多情的绿叶;珠玑巷,好醇一杯酒,在无数后裔心中窖藏民千百年的陈年佳酿,香远情浓;珠玑巷,好长一首歌,多少年,多少代,深沉咏唱,唱得梅花飘落,唱得月光长泻
作为古代中原江南绅黎向岭南迁徙的聚居地,珠玑巷是一块历史的碑石,写满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壮烈情怀;作为岭南诸氏族的发祥地,珠玑巷是一块永恒的磁石,凝聚了千百万中华儿女的心。

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各地有一段故事。

    据南雄县志,南宋时期,有一位被宋帝打入冷宫的皇妃--胡妃逃出宫外后改名换姓,嫁到南雄珠玑巷一户人家。朝臣知道此事,不敢告知宋帝,虚说南雄贼多,要派兵去镇压,其实是派人到珠玑巷追究皇妃事。当时在珠玑巷内聚居的有三十三姓,九十多户,为免株连而集体南迁。后来散居珠江三角洲一带,开村立族,繁衍子孙。这些人及其后裔,就把南雄珠玑巷叫作“祖宗故居”。有些广东人要寻根觅祖,也自然要到南雄珠玑巷一游了。广州市西关有一条内街叫珠玑巷,据说也是由南雄珠玑巷南迁来的人聚居而得名。

    据南雄珠玑巷乡人相传,当年那位皇妃嫁到此地,被官兵追索得急,深怕株连乡人,见村中人家纷纷逃亡南迁,她在悲愤中投井自尽。至今,珠玑古塔下有一口古井,就是皇妃当年葬身之所。她死后,乡人怕她的鬼魂作祟,便建一砖塔盖住井口,用意是压住她的冤魂,可见那位”皇妃”命运之悲惨。古塔在宋亡时毁于战火,元代重建,是广东罕见的元代石塔。

-------------------------------------------------------------------------------------------------- 
推荐线路


韶关/丹霞山/南华寺/梅关/珠玑古巷汽车二天团 
    第一天:导游中午在韶关市接团,午餐后游览梅关古驿道(梅关,位于南雄市城北28公里、粤赣两省交界处的梅岭上,是古代连接长江、珠江水系陆路最短的交通要道。)、珠玑古巷(珠玑巷,全长1500米,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路面用鹅卵石砌成,宽约3---4米,古驿道穿巷而过,巷内南、中、北三座门楼为清初所建。)。晚餐后入住丹霞山和景大酒店或同级酒店/或市区准三星级酒店。

    第二天:早餐后游览丹霞山风光(丹霞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其中韶石山景区距市区仅十多公里。它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桥380多座、岩洞36处。),午餐后游览南华寺(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1983年,南华寺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重点寺院)后送团。

-------------------------------------------------------------------------------------------------- 
美食信息

南雄人喜吃辣椒,几乎餐餐有辣,无菜不辣。吃法有:生吃,将辣椒切碎抖酱油、熟油;火烤,将新出辣椒置于烫灰中煨熟,加熟油盐;油炒,将辣椒切碎用油盐香料煮熟,盐煮,将新出辣椒整只用盐水煮熟。此外还加工成蒜蓉辣椒酱、禾麦酱,通常用作佐料。初冬辣椒成熟后,家家户户将辣椒晒干或晒干后磨成粉贮存,以备常年吃用。

-------------------------------------------------------------------------------------------------- 
交通信息


从广州沿京珠高速到达韶关之后,乘坐前往南雄市的汽车,然后再转坐公共汽车至珠玑巷。总共大约需要4、5小时。
-------------------------------------------------------------------------------------------------- 
购物信息


南雄市最著名的特产有黄烟、腊鸭、香菇等等。 
-------------------------------------------------------------------------------------------------- 
住宿信息


珠玑巷附近有一些家庭旅馆,一般每张床铺每天要40、50元。南雄市区则有三星级宾馆,标准间每张床位每天大概在120元左右。
-------------------------------------------------------------------------------------------------- 
其他信息


气候:春节是探访珠玑古巷的最好时节,如果遇上下雪,您还可以在梅关古道踏雪赏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