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米》欣赏

(2018-06-29 11:00:39)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

 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王太生

    春日深深,花是主;杨柳依依,人似客。访友不遇,多少有些失望,乘兴而来,正欲返回,可一回头,有一簇花儿,在光影里,忽明忽喑,拥立门旁。

     在我们这个小城,不少人家的宅院门旁都长着花儿。一条老巷子里,有户人家门口长着紫藤,年年暮春一嘟噜、一嘟噜,深深浅浅在,垂挂竹架。院子不大,门角有数丛芭蕉,叶影疏疏。有客来访,轻叩门环,人站门下,人画俱绿。

     虽不曾住过院子,但我常到邻居家走动。有的院子比较大,敲门时,里面的人一时听不见,或者听见了,来开门要过一会儿,这时只能和他门前的花草坐一会儿。 这种“坐一会儿”,是用眼睛去交流,与花对视,或者漫不经心睨上一眼,等到木门忽然打开,它们已成为在身后的温柔背景。

    岳父在世时,院子门旁种过一棵葡萄藤,枝粗如棍,初夏开花,然后结小青果,枝叶还算茂盛,挂的葡萄也多。我们都喜欢坐在门口,和葡萄坐一会儿。在徽州,有一户粉墙黛瓦的人家,门墙上爬着那种碧绿碧绿的凌霄,藤蔓弯弯曲曲的,嫣红的花儿开得正欢。我看到一个小伙子,大概是走累了,坐在门口花下的一条木凳上,微笑着和花儿以及房子的主人攀谈。

“请和我门口的花坐一会儿。”这是主人留下的花草笺、春日帖,这是多么美妙的情境,又是多么美好的际遇。

                           (选自《羊城晚报》201841日)

【赏析】

好的诗歌,诗中有画;好的散文,文中有画。本文巧妙地聚焦于为常人所忽视的门口的花花草草,别开生面,画面感极强。有访客不遇图,遇见忽明忽暗的花团锦簇的惊喜冲淡了友人不在的失望;有紫藤芭蕉图,人站门下,人画俱紫或俱绿,多么美好;有草“语”花香图,用心凝视,鸟语花香都是大自然美妙的语言;有路人攀谈图,萍水相逢,因着门口花的美好,交谈必是愉悦快乐的,你看那微笑,不正是花在笑吗?

              

 

  卖米        

飞花(原名张培祥)          

散场了,我和母亲晒了一天,一粒米也没卖出去。

 我把那担重的挑起来了。母亲也没有再说什么,挑起那担轻的跟在我后面,踏上了回家的路。

肩上的担子好沉,我只觉得压着一座山似的。

突然脚下一滑,我差点摔倒。

我赶紧把剩下的力气都用到腿上,好容易站稳了,但肩上的担子还是倾斜了一下,洒了好多米出来。

 “啊,怎么搞的?”母亲也放下担子走过来,嘴里说,“我叫你不要挑这么重的,你偏不听,这不是洒了。多可惜!真是败家精!”

我知道母亲的脾气,她向来是“刀子嘴,豆腐心”的,虽然也心疼我,嘴里却非要骂我几句。想到这些,我也不委屈了。

“那地上的米怎么办?”

我灵机一动,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装在这里面好了。”

母亲笑了:“还是你脑子活,学生妹子,机灵。”

说着,我们便蹲下身子,用手把洒落在地上的米捧起来,放在草帽里,然后把草帽顶朝下放在谷箩里,便挑着米继续往家赶。

回到家里,我跟父亲报告卖米的经过。

父亲听了,也没抱怨母亲,只说:“那些米贩子也太黑了,城里都卖一块五呢,把价压这么低!这么挣庄稼人的血汗钱,太没良心了!”

我说:“爹,也没给你买药,怎么办?”

父亲说:“我本来就说不必买药的嘛,过两天就好了,花那个冤枉钱做什么!”

晚上,父亲咳嗽得更厉害了。

母亲对我说:“琼宝,明天是转步的场,咱们辛苦一点,把米挑到那边场上去卖了,好给你爹买药。”

 “转步?那多远,十几里路呢!”我想到那漫长的山路,不由有些发怵。

 “明天你们少担点米去。每人担50斤就够了。”父亲说。

 “那明天可不要再卖不掉担回来哦!”我说,“十几里山路走个来回,还挑着担子,可不是说着玩的!”

“不会了不会了。”母亲说,“明天一块零八也好,一块零五也好,总之都卖了!”

母亲的话里有许多辛酸和无奈的意思,我听得出来,但不知道怎么安慰她。

我自己心里也很难过,有点想哭。

我想,别让母亲看见了,要哭就躲到被子里哭去吧。

可我实在太累啦,头刚刚挨到枕头就睡着了,睡得又香又甜。

(节选自 《读者》2005年第二期,有删改)

【赏析】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节制、简练、朴素、平淡,当然,这平淡是绚烂之极复归于平淡的平淡。如“肩上的担子好沉”是一语双关,八十斤的担子要走那么远的山路,对于一个女中学生来说是一座山;晒了一天太阳后却没有卖掉的沮丧心情更是一座山。又如洒米之后对母亲的对话描写,细致入微,准确传神。“败家精”可见母亲的刀子嘴,“脑子活、机灵”可见母亲的豆腐心。其实背后是负担的沉重和生活的艰辛,父亲生病,“我”和弟弟“要上学,这担子不也山一般压在母亲的肩膀上吗?最后,“我”想哭又不愿让母亲见到,上床后又累得沉睡去而来不及哭,真是揪心的一幕。这样的文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直抵心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