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水浒风之子 |
分类: 《水泼梁山》 |
林冲休妻是令人感到不爽的又一件事。
林冲为什么要休妻?
是为了不拖累发妻?
北宋休妻,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遭休的女子不会遭到嫌弃,甚至还可以找到幸福。但是,以林冲的情况,他休弃了妻子,妻子就能摆脱麻烦吗?
不能。而且还会更麻烦。这样高衙内骚扰林娘子就没有调戏良家妇女的道德负担了。
即便张教头真想给女儿找个婆家,高衙内看上的女人,林冲都不敢要,谁敢要?
显然,此举对林娘子的打击是致命的。
你遭难,妻子无怨无悔,不离不弃,你却弃之而去。难道对林冲来说,妻子真的是“弃子”?
林冲这样做,客观上把林娘子完完全全推向高衙内,确实存在逼迫妻子屈服的嫌疑。
他仿佛是在向高衙内示好:
好了,妻子我休了,我只能做这么多了。接下来看你自己了。不要再搞我了,我和这个女人已经没有关系。
写到这里,真觉得林冲空有一身武艺,其实就是个脓包蛋。
林冲休妻,让人如鲠在喉,几至对林冲人品产生怀疑。
但是,我想,林冲还不至于如此下作。
他只是突遭变故,考虑不周,做了件糊涂事而已。这样的错误,误入白虎堂就犯过。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林冲是个骄傲的人。虽然他有对于权力的媚骨,但总体上是一个骄傲的人。他对于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地位和声望还是颇为自负的。事实上他也是东京汴梁的名人,武艺高强,人人敬畏。
第二,猛然间沦为阶下囚,对林冲的打击是致命的。所谓:
林冲执手对丈人说道:“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今日有句话说,上禀泰山: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这里说得明白,他是怕耽误了娘子青春。
第三,林冲十分在乎名节。
第七回,林娘子遭高衙内和陆谦设计,林冲赶来,第一句话便是:
林冲上的楼上,寻不见高衙内,问娘子道: “不曾被这厮点污了?”娘子道:“不曾。”
既在乎妻子的名节,当然也在乎自己的名节。直到第十回,他发配到天堂庙,遇到昔日
旧人李小二夫妇,依然如是:
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口。”
在林冲看来,囚犯身份,是他一生洗刷不掉的污点,唯恐玷污了别人。对早年曾经施恩的李小二夫妇如此,对妻子更是如此。
至此,关于林冲休妻,我的心结已解:
林冲就是不忍心也不愿意美丽贤惠的妻子,成为一个囚犯的妻子而已。
说来说去,林冲还是爱他娘子的。
至于他休妻造成的消极影响,只能说林冲难以两全。
所以,直到第十一回投梁山,他内心依然是痛苦和愤懑的:
林冲寻思道:“这般却怎的好?”又吃了几碗酒,闷上心来,蓦然想起:“我先在京师做教头,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谁想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 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道:“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撇下笔,再取酒来。
林冲,是个好人。即使在落草为寇时,他依然想着妻子。
所以,第八回林冲得鲁智深野猪林搭救,大难不死,和恩人分别,第一句话便是:
“师兄回去,泰山处可说知。”
正如金圣叹所言,临别赠言,不先谢救命之恩,而是要鲁智深回去告诉他岳父,他大难不死。
你林冲不是休妻了吗?休弃的妻子还和你有什么关系?
可是,林冲心里依然想着他的妻子。这是极为深沉的感情。正如圣叹所言:
上喜马拉雅搜“风语红楼”听风之子讲座。
风之子的书:
https://img.alicdn.com/bao/uploaded/i7/TB1z9WWKpXXXXaxXpXXj4JgFVXX_095609.jpg_b.jpg
https://img.alicdn.com/bao/uploaded/i2/TB1gAhPIFXXXXatXVXXXXXXXXXX_!!0-item_pic.jpg_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