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红楼》(精读本)195
风之子原创
第三十七回,袭人忍受屋内众丫鬟的笑骂,一面要晴雯和秋纹去取东西,又打点给湘云送东西,有条不紊,纹丝儿不乱,也算是难得。
她对湘云的好,表现得一览无遗。可是这好的背后,还另有玄机。
第三十二回,袭人支使湘云给宝玉做鞋。宝钗是这样说的:
宝钗听见这话,便两边回头,看无人来往,便笑道:“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神情,再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他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的很。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我看着他,也不觉的伤起心来。”
而袭人的反应是:
袭人见说这话,将手一拍,说:“是了,是了。怪道上月我烦他打十根蝴蝶结子,过了那些日子才打发人送来,还说‘打的粗,且在别处能着使罢;要匀净的,等明儿来住着再好生打罢’。如今听宝姑娘这话,想来我们烦他他不好推辞,不知他在家里怎么三更半夜的做呢。可是我也糊涂了,早知是这样,我也不烦他了。”
袭人是自小服侍湘云的。湘云的难处,袭人竟不知觉。可见和宝钗比起来,袭人还是差一截。
所以到了第三十七回,“今儿宝二爷要打发人到小侯爷家与史大姑娘送东西去”。差事是宝玉派的,袭人却不可谓不尽心:
袭人打点齐备东西,叫过本处的一个老宋妈妈来,向他说道:“你先好生梳洗了,换了出门的衣裳来,如今打发你与史姑娘送东西去。”那
嬷嬷道:“姑娘只管交给我,有话说与我,我收拾了就好一顺去的。”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又说道:“这都是今年咱们这里园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送来与姑娘尝尝。再前日姑娘说这玛瑙碟子好,姑娘就留下顽罢。这绢包儿里头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计,姑娘别嫌粗糙,能着用罢。替我们请安,替二爷问好就是了。”
这里头隐藏两件公案。
第一,晴雯给探春送新鲜荔枝的缠丝白玛瑙碟子,探春看着好,留下赏玩。袭人发觉不在,赶着要晴雯去取回来。而这玛瑙碟子,袭人原来是要盛东西给湘云,顺便送给湘云。这玛瑙碟子,探春和湘云都喜欢,袭人私心,决定要给湘云。
第二,第三十二回之前,是袭人屡屡麻烦湘云做针线活计,得宝钗点醒,到第三十七回,却是袭人帮湘云做针线活计了。
这固然是袭人和湘云的好,也是袭人和宝钗的默契。果然袭为钗副。
紧接着,便是副隐主现,宝钗帮着湘云筹划菊花诗社和螃蟹宴。所谓:
至晚,宝钗将湘云邀往蘅芜苑安歇去。湘云灯下计议如何设东拟题。宝钗听他说了半日,皆不妥当,因向他说道:“既开社,便要作东。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往这里要呢?”一席话提醒了湘云,倒踌蹰起来。宝钗道:“这个我已经有个主意。我们当铺里有个伙计,他家田上出的很好的肥螃蟹,前儿送了几斤来。现在这里的人,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前日姨娘还说要请老太太在园里赏桂花吃螃蟹,因为有事还没有请呢。你如今且把诗社别提起,只管普通一请。等他们散了,咱们有多少诗作不得的。我和我哥哥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
岂不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
然后,又帮着湘云出题限韵。
宝钗和袭人对湘云的好,至第三十七回,果然就统一起来了, 端的是同气连枝,令人感佩。只是这好的背后,依然有许多思量。
(风语红楼讲座在喜马拉雅开讲啦。直接在喜马拉雅搜“风语红楼讲座”即可收听。《风语红楼》1、2辑当当京东天猫亚马逊有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