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为何不能明确黛玉婚姻

(2017-11-24 08:07:54)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精读本)

       《风语红楼》(精读本)186
          风之子原创

    关于黛玉的婚姻,我身边一直围绕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贾母既然是宝黛婚姻坚定的支持者,为何不早早明确宝黛婚姻?这个问题,已经说过。
    第二个问题,林家,也就是黛玉的父母,那是至爱黛玉之人,为何也没有动作?
    今天就来说第二个问题。
    第一,黛玉年方5岁,贾敏重病,一年之后便逝世,而且之前,黛玉3岁的弟弟刚刚夭亡,你让贾敏和林如海如何为黛玉之婚事谋划?而且我断定,贾敏之病,与幼子夭亡有很大关系,她的病和幼子的死时间上是紧紧相连的,感情身心皆受到沉重打击,才一病不起的。
    黛玉才五六岁,幼子才夭亡,贾敏又病倒,无论从哪一方面,黛玉的年龄,家丧,母病,都不适宜考虑黛玉之婚姻。一个才五六岁的侯门小姐,那里就那么着急的要嫁出去?说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第二,贾敏是贾母的爱女,也是深得贾母智慧之人,她时时有意给黛玉灌输贾府的事情便是预料到了女儿和娘家未来的这种可能,尤其生病之后,隐隐预感到自己万一不治,丈夫如海和自己夫妻情深,不会再娶,女儿极有可能要到贾府,虽有这么一想,也只能将她生长的那复杂微妙的娘家轶事讲给黛玉听,以备不时之需。黛玉进贾府时能凭借母亲的讲解一一化解危机和陷阱,便证明了贾敏的睿智和远见。作为病之将死的母亲,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第三,林如海果然爱极贾敏,幼子爱妻相继离世,给他极大打击,他已经堪破生死,决定不再娶妻,而且决定顺从贾母之意,让黛玉去外祖母那里。这个时候,黛玉也才6岁多不到7岁,年龄尚小,且爱妻刚刚亡故,黛玉是女儿,有重孝,你让如海如何去提及女儿的婚事?
     第四,等到如海病重,不过是四五年之后,黛玉至多也就是12岁,这样年纪的公侯小姐,又岂可草草谈婚论嫁?且老父病重将死,又如何谈?所以如海只有以书信暗示岳母大人,又以林家后事交托贾府作为筹码,为女儿谋划终身大事。这一切皆只能暗示,不能说明。
    第五,贾母也好,如海也罢,设若明确宝黛婚姻,黛玉又如何能够在如海死后再住进贾府?那是不合礼法的。贾府又如何能够托管林家家产?离了贾府,黛玉又能够去那里?去苏州那些素不相识五服之外的族人家里?那林家的家产又怎么办?这是贾母和如海所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我负责任的说,并非黛玉之父母没有想到或不尽责任,实乃是黛玉年纪尚小,加之一连串的丧乱,又顾及黛玉处境,不宜谈论婚嫁。
       等到如海病逝,黛玉的婚姻,便全为贾母一人谋划。至于贾母的苦衷,我也说过,一旦明确宝黛婚姻,黛玉便不能住在贾府,何处寄托?贾母怎会放心?还有林家家产,贾府也不能再托管,须重新再找外家。这些都是很棘手和麻烦的事情,还有王夫人、王家和薛家的脸面,四大家族毕竟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便不赞同宝玉和宝钗,也只能慢慢化解从长计议。再后来,便是老太妃之死的国孝,贾敬之死的家孝,这些都拖延了贾母为宝黛做主。所以贾母也是迟迟不能定夺。等到八十回后,更是一连串的丧乱,元春死,贾母死,人算不如天算,宝黛心事终虚化。
    风语红楼讲座在喜马拉雅开讲啦。直接在喜马拉雅搜“风语红楼讲座”即可收听。《风语红楼》1、2辑当当京东天猫亚马逊有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