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红楼》(精编版)131
风之子原创
第二十七回,难得见宝姑娘天真一回: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这个身系家族兴衰的女孩儿,原本也有一颗少女的心。看见那双蝴蝶,也不禁春心烂漫,意趣横生,回归本性。原来,宝钗也可以那么可爱。
可是,这难得一见的天真,竟瞬间毁于心机。
宝钗扑蝶未遂:
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
俗语云,君子不听。这个时候,宝钗即便听见有人说话,走开就是了。那么,她那一段难得的天真,便可以保全。
可惜不是。宝钗不仅听了,而且听得分外仔细。可见遇事的宝钗,瞬间便世故起来,她那难得一现的天真也在慢慢坍塌。
偶然听到别人说话,无可厚非。有意偷听别人说话,便非君子所为。宝钗是驻足听了。
可是她低估了小红和坠儿,冷不防的:
又听说道:“嗳呀!咱们只顾说话,看有人来悄悄在外头听见。不如把这槅子都推开了,便是有人见咱们在这里,他们只当我们说顽话呢。若走到跟前,咱们也看的见,就别说了。”
宝钗措手不及,急中生智: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
宝钗这只金蝉,让黛玉去给她顶壳,呜呼哀哉。
有人指责我夸大了宝钗嫁祸的效果,是吗?来看宝钗自己的评估:
“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宝钗尚且怕的事情,黛玉如何就不怕?
宝钗怕生事,黛玉就不怕?宝钗怕没趣,黛玉就不怕?此事如不严重,又如何说是祸?
还有,宝钗为何不借他人脱壳,偏偏要借黛玉?
借迎春不可以吗?那才真真是个懦弱怕事的小姐,即便知道了也不会说的。
宝钗的心机,还用我再说破否?
嫁祸成功,宝钗心安理得,怡然自乐:
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
无辜的黛玉,全然不在宝钗考量范畴之内。
至此,宝钗非君子所为之处,至少有四:
第一,偷听失德。既不想惹事,便不该偷听。听到便走开,便可保全。
第二,避祸失德。既想偷听,又不想承担风险。得偷听之利,避偷听之祸。
第三,嫁祸失德。嫁祸于无辜的黛玉,其实是想毁黛玉声誉,打击情敌。
第四,乐祸失德。陷他人于不利,反得欢喜心,实在不堪。
雪芹让宝钗的天真,瞬间毁于心机,这便是大力金刚手法。来看这次嫁祸的效果:
谁知红玉听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坠儿听说,也半日不言语。红玉又道:“这可怎么样呢?”坠儿道:“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
其实小红和坠儿这样说黛玉,是有原因的。宝钗之话,造成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黛玉是故意偷听,这便是失德,千金小姐失德。所以小红和坠儿才会那么尖刻的评价黛玉。这便是宝钗嫁祸的效果,还要怎样才算严重?
我唯一可以为宝钗开脱的便是,心高气傲的宝钗,即便有母亲薛姨妈和王夫人的意愿,即便还不知道贵妃贾元春的意思,不知道贾母的意思,即便认定宝黛只是兄妹之情,也想靠自己的魅力去赢得宝玉,也不想胜之不武。但是,她也隐隐感觉到宝黛的关系并非兄妹那么简单,于是为了赢,她也小小的不择手段,为了爱,也会小小的失德,倒是情有可原。这和第八回她和莺儿引出的金玉相对,其实如出一辙。
可是,这和知道了袭人和宝玉之事而不构陷的晴雯,和知道宝钗和她抢宝玉而不屑陷害的黛玉,还是有高下之别。
(风语红楼讲座在喜马拉雅开讲啦。直接在喜马拉雅搜“风语红楼讲座”即可收听。《风语红楼》1、2辑当当京东天猫亚马逊有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