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红楼》(精编版)80
风之子原创
第十七十八回,贾政率众视察大观园,咏拟匾额,宝玉陪伺,贾政表面呵斥不已,实则对宝玉的表现还是满意的,只是严父风范。因此出得门来,立即被贾政的小厮们围住:
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宝玉笑道:“每人一吊钱。”众人道:“谁没见那一吊钱!把这荷包赏了罢。”说着,一个上来解荷包,那一个就解扇囊,不容分说,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又道:“好生送上去罢。”一个抱了起来,几个围绕,送至贾母二门前。
这一吊钱,是贾府诸如宝玉贾环贾兰这样的主子房里大丫鬟一个月的月钱了,应该不少了。可是,根本入不了贾政小厮的法眼,他们宁愿要宝玉随身佩戴之物,也不要一吊钱,这是为什么?
第一,这说明贾府的下人中,跟随贾政做小厮其实也是肥缺。贾政是什么人?是贾贵妃之父,当今国丈。又是工部员外郎,住建部副司长,官职不大,却掌管着全国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那是大大的肥缺。这些小厮是常年跟随贾政在外面公干的,可以说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油水没捞过,区区一吊钱算什么。
第二,宝玉随身佩戴之物也都是好东西。以宝玉的身份和受宠程度,他佩戴的饰物,都是要拿得出手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可不是一吊钱能买到的,搞不好二三两银子十几辆银子也值当。贾政的小厮们焉能不知?
第三,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饱暖思淫欲,贾政的小厮们吃喝不愁,进项丰厚,又都正值十五六岁十七八岁二十来岁,正是怀春的年纪,解决了基本的温饱之后,想的就是如何勾搭女孩了。这不宝玉的小厮茗烟还趁空把卍儿按倒了要行好事呢。宝玉的随身饰物,不仅精美,而且价值不菲,来源又高贵,绝非一般的赝品和廉价货可比,正是女孩们喜欢的信物,所以,宝玉身上的东西,才成了贾政小厮们的抢手货。
这就是贾政小厮们为啥不稀罕一吊钱,只稀罕宝玉随身佩戴之物的原因。就是这么一个细节,也传达出了贾府那样的国公之家国戚之家纷繁复杂利益交错的人生世态百相。
(风语红楼讲座在喜马拉雅开讲啦。直接在喜马拉雅搜“风语红楼讲座”即可收听。《风语红楼》1、2辑当当京东天猫亚马逊有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