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红楼》(精编版)63
风之子原创
读至第八回,一条批语再次触及脂砚斋的身份问题。所谓:
【甲戌眉批:余亦受过此骗,今阅至此,赧然一笑。此时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乃使彼亦细听此数语,彼则潸然泣下,余亦为之败兴。】
这条批语说的是吴兴登戴良钱华等人讨宝玉高兴,说宝玉的字在外面如何如何的受欢迎。这时候,脂砚斋有这条很有感触的批语。而且从批语描述的情形看,当年哄脂砚斋说他字好的人依然在脂砚斋旁边,脂砚斋读给他听,全当一乐,不想当年哄脂砚斋高兴的人想起此事,竟然伤心落泪,脂砚斋苦中作乐之意全无,很是扫兴。
这条批语,可以说传达出了相当丰富的关于脂砚斋的信息。脂砚斋和曹雪芹一样,当年都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都曾经历繁华和下人的哄骗。这样的一个脂砚斋,他的原型会是谁呢?
第一,会是史湘云吗?
不会。脂砚斋应该是男性,是贵族公子哥儿。而且八十回后的史湘云的生活和贾宝玉并无交集,而是和丈夫卫若兰上演了一段生死恋。
第二,会是我之前认为的贾惜春吗?
不会。贾惜春最后沦落到淄衣乞食,那有机会来评论和修改《红楼梦》。
第三,会是我贾惜春之后又认定的彩明吗?
不会,即便彩明是男性,但彩明也只是个下人,很显然脂砚斋是公子哥儿。
如果我们认同贾府之事是以甄家为原型的话,答案就几乎呼之欲出了。
脂砚斋的原型,不是别人,正是小说中屡屡提及出场极少而又非常重要的甄宝玉。
其实这样的批语还有很多。第二十二回,写宝钗生日,众人点戏,又有这样的批语:
【庚辰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庚辰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悲乎!】【靖眉批:前批“知者寥寥”,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这三条批语,不是脂砚斋批语,而是畸笏叟批语,由畸笏叟来佐证这件事情,更加可信。
第一条批语,畸笏叟写了真实的生活中曾经凤姐点戏,脂砚写点戏单子的事情。这是相当重要和可信的。这再一次说明,《红楼梦》贾府之事,确实还是以甄家为原型的,凤姐也是甄家人物,当年曾与脂砚斋有此交集。
第二条第三条批语,则进一步披露,当年曹雪芹、脂砚斋、畸笏叟都曾经在场,也就是说,生活中的甄家和曹家是交往极为密切的亲戚,曾经一起看戏,凤姐点戏,脂砚斋执笔这件事儿,当时曹雪芹和畸笏叟都在场。如今,曹雪芹、脂砚斋都先后离世,独留畸笏叟苟活人世。
畸笏叟的身份,因他曾经在第十三回剧透秦可秦之死秘密,又写命曹雪芹删去淫丧天香楼情节,推测应该是甄家或者曹家的家族成员,此人之批语重要程度不亚于脂砚斋。
第二十三回,写到宝玉怕贾政,还有一条批语:
【庚辰侧批:多大力量写此句。余亦惊骇,况宝玉乎!回思十二三时,亦曾有是病来。想时不再至,不禁泪下。】
这条批语写脂砚斋回想起他也曾经像这样害怕父亲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这是高度契合于小说中甄家甄宝玉之怕其父的。
此外,小说还有脂砚斋关于绛云轩之趣事之批语等等。
如此,我觉得脂砚斋应该就是小说中的甄宝玉。这样一来,才会有甄家、曹家相继抄没之后,曹雪芹以甄家为原型,杂糅自家之事,写就《红楼梦》,脂砚斋、畸笏叟等人才会有如此感同身受,甚至有参与创作修改的特权,曹雪芹也才只敢自谦是记录者和修撰者,不敢自专是作者。也还是因了这样的交集,脂砚斋才会在第一回如斯说:
【甲戌双行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
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这条脂砚斋批语和前面畸笏叟的批语结合起来,就可知,曹雪芹先逝,次之脂砚斋,然后才是畸笏叟。因是写甄家和曹家之事,所以脂砚斋才会和曹雪芹一起同悲同喜同感同叹,甚至每每回忆往事,多有交集。而且我非常疑心,这样的共同阅读修改《红楼梦》的经历,应该就产生于小说中甄贾宝玉相会之后,也就是现实生活中脂砚斋读到曹雪芹所写之小说之后。《红楼梦》真是写尽了“真假”玄机。
当然,小说的甄家,在现实生活里,肯定不姓甄的,就好比史湘云原型肯定不姓史一样。至于姓什么,那就是曹雪芹的家事了。
(风语红楼讲座在喜马拉雅开讲啦。直接在喜马拉雅搜“风语红楼讲座”即可收听。《风语红楼》1、2辑当当京东天猫亚马逊有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