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红楼》之一千三百零六
风之子原创
贾母和贾赦的关系,因了冷淡,甚至有人怀疑是否亲生。小说第二回冷子兴介绍贾敏,说是贾赦贾政胞妹。设若贾赦不是贾母亲生,那完蛋了,贾母变成个不会下蛋的老母鸡了,贾赦贾政贾敏三兄妹全是抱养的了。
其实以冷子兴的三八,设若赦老爷是抱养过继的,冷子兴恐怕要讲得吐沫横飞的。
这是大的底子,曹雪芹早在第二回即已定下了。
然后细细考察贾母贾赦母子之情,虽说有龃龉,但骨肉血脉,也是化解不开的。
第四十六回,贾赦欲娶鸳鸯为妾。
第一,赦老爷还是觉得母亲的东西好,这里是有点儿时记忆恋母情结的。
第二,贾赦敢打母亲的主意,却又不敢亲自去要,支使邢夫人去,很有些儿子在母亲那里又敢又不敢的矛盾纠结心理的。
第三,设若赦老爷不是贾母亲生子,恐怕是不会有这个念想的,毕竟隔了一层,没有血亲,怕闹不好尴尬。当时贾赦的心理,毕竟是老娘,儿子和丫鬟的分量悬殊,胜算很大,纵使不答应,也闹不到哪儿去。这是亲母子间的心思。
第四,结果鸳鸯一闹,贾母发飙,贾赦美梦成空,令贾赦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儿子的分量,在老娘亲那里,居然如此轻薄,不免又羞又愧,不敢去见母亲了。这还是亲子的想法,设若过继子,断乎不会这样判断形势的。贾母也不会这样不客气。
所以,贾赦讨要鸳鸯一节,表面母子关系进一步恶化,实则把嫡亲母子的关系揭示得更加明了。
等到第七十五回中秋之夜,贾赦当着宁荣二府合家大小讲的那个笑话,讥讽母亲偏心的,使得贾母难堪:
贾母也只得吃半杯酒,半日笑道:“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贾赦听说,便知自己出言冒撞,贾母疑心,忙起身笑与贾母把盏,以别言解释。贾母亦不好再提,且行起令来。
贾母的反应,是当众说出来的,设若不是亲生儿子,断不会如此。而贾赦的反应,则更能说明问题,在母亲面前,该撒的气还得撒,看见母亲不快了,又是那般自然的起身倒酒解释,不是亲母子,焉能如此?
及至第七十六回,贾赦回去的时候崴了脚:
只见跟邢夫人的媳妇走来向邢夫人前说了两句话。贾母便问:“说什么事?”那媳妇便回说:“方才大老爷出去,被石头绊了一下,崴了腿。”贾母听说,忙命两个婆子快看去,又命邢夫人快去。邢夫人遂告辞起身。
这里贾母有些预感,很是有些母子连心的感觉的。然后:
只见方才瞧贾赦的两个婆子回来了,说:“右脚面上白肿了些,如今调服了药,疼的好些了,也不甚大关系。”贾母点头叹道:“我也太操心。打紧说我偏心,我反这样。”因就将方才贾赦的笑话说与王夫人尤氏等听。王夫人等因笑劝道:“这原是酒后大家说笑,不留心也是有的,岂有敢说老太太之理。老太太自当解释才
是。”
这里贾母的表现,更是亲母的表现,心疼之余,自嘲和抱怨,还是讲给王夫人尤氏听,让她们评理,不是亲生母子,焉能如此?
所以,贾母和贾赦的关系,确实是嫡亲的。至于有好事者,非要考察老曹家曾经有过继子,把这顶帽子扣在贾赦头上,那只能说明缺乏基本的文学常识。《红楼梦》并非曹家自传好不好?
其实贾母贾赦的母子关系,还可以从贾母对贾琏的态度看出来,贾琏是宝玉之外贾母最疼的孙儿,小时候肯定也溺爱不少,所以贾琏才敢装酒醉提着宝剑赶杀凤姐到贾母跟前,还说都是老太太惯的。贾母对贾琏的态度,和对他老子贾赦的态度差不多,是又爱又恨,也经历了一个少时溺爱,渐至不喜的过程的,但血亲关系那一层率直,却是掩盖不掉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