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琏如何发二三百万的财?

(2016-03-15 08:11:13)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风语红楼》之一千二百七十六

          风之子原创

 

    第七十二回,写尽了荣国府内忧外患的窘迫。一边是拿贾母的古董典当,一边是宫内太监的勒索,就是王熙凤和贾琏这一对能人儿,也是一筹莫展。

     有人问了,太监如何敢勒索贾府。其实但凡国戚之家,有女儿在宫里的,位高也好,卑贱也罢,必得有信得过帮跑腿的太监才行,不然,国家法令后宫规矩在此,那就寸步难行了。更何况,贾妃与贾府,还有着许许多多千丝万缕密切的联系,不仰仗这些太监,如何办得到?虽说贾元春贵为贵妃,但贾府也得为这些人埋单。

      这是题外话了。

      这个时候,贾琏说了一句话:

    “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这句话,其实隐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

       一般人面对此困境,应该这样说,这会子能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可是,贾琏不是这样说的,他说的是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这说明贾琏已经发过这样的财了。

      二三百万的财是什么财?二三百万两白银啊,那是巨财。首先,这样的财,岂是贾琏一个人发得了的?其次,翻遍小说,什么时候写过贾琏发了二三百万的财了?

       不妨再追问,贾琏此时感叹再发个二三百万的财,还说明什么?说明之前发的那个二三百万的财已经这几年来陆陆续续的贴补光了,挥霍掉了,没有了,是不是这样的心理?

      遍览前七十二回,寻找贾琏发二三百万财的蛛丝马迹,就会发现,只有一种可能,这种可能在第十二回: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贴。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林如海病重了,要黛玉回去。贾母的处理方法,是让贾琏一起去,贾琏去干什么呢?仅仅是护送林黛玉吗?

      第十四回:

      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服带几件去。”

      原来贾琏此去,不仅仅是护送林黛玉的,还是去处理林如海丧事的。注意,林如海之前是要接黛玉回去的,如今贾琏去了不仅处理了林如海丧事,黛玉又跟着贾琏回来了,说明林如海的初衷变了,那就是决定黛玉由贾府抚养了。这其中的变化,贾母的作用是异常明显的,拿定主意黛玉长住贾府的是贾母,她单方面就否决了林如海的决定,派贾琏前去处理,而后果然如愿,林如海妥协了,贾琏办理了林如海的丧事,并且又把黛玉送回了贾府。

      这其实就是一种协议。林黛玉由贾府抚养,而贾琏处置林如海后事,自然主要的就是处置林家的家产,林家五世列侯,至林如海官至巡盐御史,且五世一代单传,累积起来的家产有个二三百万,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因此,很明显了,林如海死前,通过贾琏,是和贾母达成了某种协议的,那就是林家以家产作为陪嫁,让黛玉成为贾家人,而这家产,至少也有二三百万。这就是贾琏之前发过的二三百万财的来源,那是林黛玉孤身托付贾府的陪嫁。

      林如海如此考量,我以为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林如海是贾府乘龙快婿,深得贾府青睐,贾政的态度就是证明,加之和爱妻贾敏感情深厚,爱屋及乌,认定贾府是女儿的终生所托之所。

      第二,林家五世之前即已经离开原籍出来做官,且五世一代单传,族人早已离散,长期不相往来,难以托付。第二回: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

     第五十七回,紫鹃戏言林家族人来接黛玉,宝玉失心疯,贾母是这样对宝玉说的:

     “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他的,你只放心罢。”

      紫鹃是这样向宝玉坦白的:

      “那些顽话都是我编的。林家实没了人口,纵有也是极远的。族中也都不在苏州住,各省流寓不定。纵有人来接,老太太必不放去的。”

       紫鹃这话是有道理的。五世之外的族人,已经是同宗不同族了,而且也都流落各地,根本没有往来,林如海其实无可托付。他临死前接黛玉回来,不过是对贾府的一次催促和暗示。

      这是林如海的考量。

      紫鹃的话里,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贾府的威势。林家其实已经无可托付林黛玉,五世之外的族人根本不起作用,即便有坐视林家财产的意思,贾府岂是吃干饭的?贾琏是代表宁荣二府,贾氏宗族,黛玉外祖家去的,又有林如海临终遗嘱,那些五世之外的族人,岂可置喙?

      就这样,贾琏所谓二三百万银子的财是这么发的,那其实是林黛玉来贾府的嫁妆。而林黛玉和贾宝玉爱情之外的婚姻交易,也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这笔财,本是贾府监管,留着宝黛婚后用的。可是,贾琏等人,其实早已经在偷偷的挪用了。贾琏回来不久,就是建盖大观园,就是元妃省亲了,这笔钱来得多是时候啊。然后就是各种排场,每当周济不上的时候,贾琏都会从这笔二三百万的巨额财产中挪用,至第七十二回,已经挪用完了。所以才会感叹,再发这样一次财就好了,端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当然,挪用林家二三百万财产这件事情,贾政和王夫人应该是不知道的。他们只知道这笔钱是贾府管着。挪用的是贾珍贾琏和王熙凤。贾母或许有所觉察,但有诸多无奈,不便说明。她的古董都允许拿出去典当了,她还能说什么呢?在贾母的心里,反正黛玉是要嫁给宝玉的,不过是小两口婚后节省些,委屈些罢了,无伤大雅。

      等到元妃、贾母死后,王夫人翻脸,林黛玉自缢,才发觉林家的财产早已经为贾府挥霍,那个时候的贾政是如何的羞愧,王夫人是如何的惊愕,宝玉是如何的绝望,他终于看清楚了他的家族,贾府的丑恶嘴脸,他不出家,不悬崖撒手,如何配得上木石前盟的爱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