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红楼》之一千二百一十六
风之子原创
昨天一篇宝玉对探春不满的文章,没想到这么多朋友不同意。然读之再三,依然觉得宝玉是不满的。辩之如下。
林黛玉前一番话,肯定是赞叹三丫头的。所谓:
“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
黛玉赞扬探春,一是乖巧,二是不越权(一步儿也不肯多走),三是不作威作福(不如赵姨娘所愿)。来看宝玉的回应:
“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他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
第一句“你不知道呢”是什么意思?这是和黛玉反着呢,不是顺着黛玉的话,而是转折。意思是告诉黛玉一些不知道的事情,纠正黛玉的判断。宝玉和黛玉谈话,尽管温和,能附和的尽量附和,但不代表宝玉没有主见。很显然,此时的宝玉是不同意黛玉的判断的。他要说出一些事情来,让黛玉重新判断。这其实已经是不满了。
第二句“你病着时,他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不满的意思就更明显了。这句话说的是贾探春承包大观园的事情,宝玉对于承包大观园诸多有利视而不见,唯独只见到了“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这话是有所指的,指的是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也就是第五十八回至第六十二回贾府下人恩怨中的一段,莺儿带着蕊官用柳叶儿编花篮送黛玉,小燕好意提醒,偏偏遇到了小燕的姑妈和亲妈何婆子,心疼花柳,又不敢管莺儿编花篮,拿小燕出气,又打又骂,直到小燕跑到宝玉袭人那里才被劝解。这就是宝玉所谓的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这句话,就代表了宝玉对探春承包大观园的评价,以宝玉的随性,这肯定是不满的。
第三句“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其实第五十六回贾探春做了些什么,写的清清楚楚,是单单拿凤哥儿和宝玉作筏子吗?不是。探春拿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三春姐妹的脂粉钱作筏子,拿了贾环贾兰的笔墨费做筏子,拿了大观园做筏子,甚至拿了舅舅赵国基作筏子。可是,并没有拿凤哥儿和宝玉做什么筏子呀?无非就是挑出这几样来,显得有些比凤哥儿能耐了些而已,凤哥儿是赞赏有加,并无意见。至于宝玉,探春根本没有裁减宝玉一房的任何费用,只是大观园承包了,宝玉的丫鬟们采花折柳的没那么方便了而已。所以宝玉这句贾探春单拿他和凤哥儿作筏子的话,很有问题。一是不实事求是,二是有阵营之分,他为什么强调凤哥儿和他,是因为他俩是王夫人的至亲,是赵姨娘的死敌,这其实是把贾探春往赵姨娘那个阵营里划分了。这还不是不满?三是把贾探春的改革归结为杀一(凤哥儿和宝玉)儆百,树立探春的威信,这不是偏见是什么?
第四句“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这是前面两句话的总结,是对贾探春这一段管理家务的总结,“最是”就已经过了,满了,就是讽刺了,而“心里有算计”就是说贾探春是个很有心计很有手段的人,这绝对不是赞扬,而是贬低,算计就是贬义词。后面“岂只乖而已”其实是反驳林黛玉,是说反话。
因此宝玉这段话,细细分析起来,竟然是对贾探春的全盘否定。这就是我说的,贾宝玉只知道锦衣玉食,纨绔不知世事的原因。这一点,不必否认,作者自己都没否认,我们否认什么呢?还记得第三回宝黛初见那首西江月吗?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第六十二回这一段宝玉对探春的似是而非的不满评价,其实就是要印证宝玉纨绔的判断,这有什么问题?
来看黛玉的对答:
“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黛玉第一句”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明显就是不同意刚才宝玉的话,告诉宝玉,探春这样做是没有错的,是很好的。当家理财,本该如此。黛玉这话,不是顺着宝玉,而是反驳宝玉。设若宝玉那话是赞扬探春的,黛玉何必这样说呢?
第二句”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黛玉为了驳倒宝玉,告诉宝玉当家过日子的不容易,亲自现身说法了。她虽然不管事,但是稍微一算就知道贾府的基本状况就是入不敷出,如果不像探春治家这样节俭的话,很快就会衰败的。
这是今天的正文。本来是要说这一段的。林黛玉,虽然犹如世外仙姝,气质高洁,目无下尘,好似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也是个玲珑剔透的慧心人,她一眼就看出了贾府的危机。这个林妹妹,设若和宝玉完婚,即使不当家,做个挂帅不出征的统领,抓大放小,以她能将自己一房治理得规规矩矩干干净净一点不惹事生非来说,也不会亚于宝钗,更别说凤哥儿探春的。
世人看不懂林妹妹,谓其可做情人,不可做妻子,大缪矣。林妹妹是帅才,是全才,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风花雪月,世故精明,她是样样精通。林妹妹,其实是当家理财的一等一高手。
那么,黛玉的话起作用了吗?来看宝玉的回答:
“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
很显然,没有。宝玉之纨绔,虽黛玉也无奈何也。宝玉这句话,相当于从不把贾府的兴衰放在心上,这又一次印证了第一回自惭自悔之论以及第三回西江月所骂之词。宝玉是贾府根红苗正的子孙啊,他都不把贾府存亡放在心上,恰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我死后那管洪水滔天,是典型的败家言论。后面”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是说不管贾府其他人有没有,反正他和黛玉的不会没有。第一,贾府其他人是宝黛的什么人?是亲人。亲人都不管,还是人吗?宝玉这话,可见荒谬,和不满探春如出一辙。第二,反正他俩有,大河没有小河怎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么基本的道理,宝玉居然不懂?纨绔不纨绔?第三,宝玉其意,就是暗示他和黛玉终究是要成亲的,过他俩的神仙日子,不管其他。这是黛玉最为忌惮最要避嫌之处。因此,黛玉的反应是:
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不理睬宝玉了。黛玉这样做,一是为避免嫌疑,怕宝玉说出更直白的话来,使他俩的爱情蒙受误解和攻击,这一点我多次说过。二呢,有没有苦口婆心和宝玉说了一通当家的艰难而对牛弹琴,宝玉不理解之后的失望和生气呢?我看是有的。设若宝玉的话是赞叹探春的,黛玉又何必如此呢?
所以,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大家,宝玉此时对探春是不满的,而黛玉的反驳,刚好说明黛玉又比宝玉高了一筹,不仅风流处黛玉高宝玉一筹,就是精明处,黛玉也高宝玉一筹。黛玉,不仅是风流神韵第一人,也是当家理财第一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