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原来是这样来的

(2015-07-02 07:51:25)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风语红楼》之一千一百三十一

                 风之子原创

 

    第四十八回:

    且说平儿见香菱去了,便拉宝钗忙说道:“姑娘可听见我们的新文了?”

   “新文”这个词,在《红楼梦》里多次出现过的。我以为,这新文一词,就是当下咱们使用的“新闻”一词的来源。

     我手里的人民文学版《红楼梦》和凤凰出版集团的《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都是用的“新文”,我以为是比较准确的。我相信,康雍乾时期,曹雪芹写《红楼梦》,断不会用“新闻”,新闻一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受西学之影响,方蔚为大观,成为一门显学的。

    而有的版本,则直接把《红楼梦》里的“新文”改为“新闻”。不错,平儿这里所说的新文,就是咱们现在所指的新闻,但是,意思没错,却未必就改得对,还是要尊重文本的历史原貌为好。

    关于新闻一词的考证,名学大儒们已经考证得纷纷扰扰了。我没有那个本事,只是谈谈,从《红楼梦》里的新文,是怎样演化为咱们现在的新闻的,因为不管时代多么久远,至少,清代的康雍乾时期过后,差不多就到晚清了,而清末西学东渐,新闻学始成显学。

    新,新奇也者,凡是不平常的,稀奇古怪,能够吸引眼球的,则为新。贾琏平白无故被他爹暴打至不能动弹,在贾府,自然算得上是不平常事。至于发展至现代,则把新发挥到极致,奇闻怪事层出不穷,甚至不惜听风是雨,制造假新闻,所为的,还是那一个新,不新,则不足于吸引眼球。

    至于文,则大有讲究了。我理解的文,在古汉语里,至少有三层意思。一是纹饰,也就是修饰修辞的意思,文心雕龙就是指的这个,也就是为文之法,二是文章文字,三是话,也就是通过口头传播故事,通俗来讲就是说书,古时候的说书,是通过一代代艺人口口相传的,比如七侠五义小五义包公案杨家将演义说唐演义等等等等,后来好事文人加入,编撰成册,名曰话本,虽入文字,但和文章还是大有不同的。

     咱们现在用的新闻之闻,其实就是传闻,即你听到的看到的,其实就包含了上述文之意思。新闻不过就是听到的看到的新奇之事吧?总要写成文章吧?文章总要修辞吧?所以,通过平儿的口,告诉宝钗的贾琏被打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种通过口头传播的话,是闻,也是文,因为经过了平儿的主观筛选(修饰),彰显了贾琏的无辜,批判了贾雨村和贾赦的无耻,体现了新闻的价值。

      所以,从新文到新闻,我觉得实在是顺理成章的,只不过后来的新闻,进一步扩大了范围和视野,显得更加的自由和跳跃而已。但是,似乎又少了点敬畏和谨慎,或许正是少了这一点点东西,现在的新闻,才会陷入发展至巅峰却沦陷为猎奇造假狗仔狗血深渊的怪圈。

 

公告:

http://img13.360buyimg.com/n2/jfs/t244/279/1143704769/254643/7112e941/53f6a90fNde8dcaf2.jpg

拙作《风语红楼——风之子解读红楼梦系列1》已于2014年9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各大书店和网店上有售,敬请关注。当当购书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54440.html

扫二维码,关注风语红楼

“新闻”原来是这样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