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红楼》之一千零肆拾
风之子原创
第三十五回,有一段话,值得注意:
那两个婆子见没人了,一行走,一行谈论。这一个笑道:“怪道有人说他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那一个又笑道:“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踏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两个人一面说,一面走出园来,辞别诸人回去,不在话下。
这两个婆子,就是贾政门生通判傅式派了来看望贾宝玉的,其间发生了宝玉无意之中碰翻了玉钏儿端着的碗,明明是宝玉自己被烫到了,反而关切玉钏儿有没有被烫到的事情。这件事情,在两个婆子眼里,只好认为宝玉是个糊涂蛋了。
关于这段话,我倒有些联想。
第一,这两个蠢婆娘,就是民间所谓的小广播,长舌妇,私底下那些流言蜚语,全是仰仗这样的人广为传播的;
第二,这种人的价值观,是庸俗势利和恶毒的,所谓怨人穷恨人富。因此,这种人传播的流言蜚语其实是一种极为低俗的负面价值观;
第三,从这两个婆娘的交谈来看,她俩到贾府一回,名为探望宝玉,其实是私下里流窜打探的,所以,宝玉的好多事情,都被抹黑了流传了出去,比如龄官划蔷的事情啊,比如宝玉和万物对话的事情啊,比如宝玉对小丫鬟们好的事情啊,统统流传出去了。这说明:
1.傅式家有这两个长舌妇,贾府有更多的长舌妇,所谓辞别诸人,这些诸人,就是和她俩要好的贾府的长舌妇们。这些长舌妇抓住一切机会互相散布流言蜚语,这是她们平淡平庸丑陋庸俗的一生的唯一的变态乐趣;
2.这些长舌妇,人格低劣,人品庸俗,价值猥琐,经过了她们的眼,经过了她们判断,经过了她们传播的事情,理解就不奢望了,都被抹黑了,都被糟蹋了。
第四,关键是,在那个时代,这是舆论传播的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往往能杀人于无形,众口铄金的。
第五,从上述文字来看,贾宝玉处于这些长舌妇的舆论的中心,是关注的焦点。
所谓人言可畏。这就清楚了,贾宝玉的一言一行,就是这样被贾府那些隐藏在各个角落的长舌妇们添油加醋别有用心的传播出去的,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可以想象,那些和宝玉亲近的女孩子,甚至包括黛玉宝钗晴雯,是怎样连带着被一起黑了的。这就是花袭人第三十四回跟王夫人讲的:
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
这话,袭人倒没有夸张,确实是这样的。贾府的长舌妇领袖,该首推赵姨娘,然后是王善保家的,以及迎春的奶妈媳妇,芳官的干妈之流,这些恶毒的妇人,犹如阴暗角落悄悄滋长的毒菌,散发出邪恶腐败的气息,令人不寒而栗。
这样说来,围绕贾宝玉的,还有另外一种力量,那就是舆论的力量,偏生这种舆论,又是邪恶的舆论,以贾宝玉那种世人皆沉醉唯我独清醒的性格来看,不被理解,只被抹黑的命运是避免不了的了,连带着,黛玉和晴雯,因为是宝玉真正对之好的,其实也避免不了了。其实,就是知道防备的宝钗和袭人自己,又能避免得了吗?我看,也不见得,若果能避免,就不会是悲剧的命运了。
公告:
http://img13.360buyimg.com/n2/jfs/t244/279/1143704769/254643/7112e941/53f6a90fNde8dcaf2.jpg
拙作《风语红楼——风之子解读红楼梦系列1》已于2014年9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各大书店和网店上有售,敬请关注。当当购书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54440.html
扫二维码,关注风语红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