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红楼》之一千零二
风之子原创
说到《红楼梦》里的侠客,其实还少一位,这位就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贾宝玉、薛蟠和蒋玉菡的至交好友。
说到出身,贾府也是武将出身,靠武功起家的,贾珍贾赦袭的也是一等将军之职。所以,我们看秦可卿葬礼,来吊唁的,除了皇亲国戚郡王外,其余的大多都是武将世家。因此上,这冯紫英家和贾府,其实也是世交。因为冯紫英不但和贾宝玉薛蟠交好,就是和贾珍也很熟络,给秦可卿看病的张友士张太医,就是冯紫英给介绍的。
说到侠客,真正出身贵族的不多,或者说贵族之家即使要出侠客,也必是败落了之后方才行的。比如倪二,虽然已经是市井泼皮,但从其知书识礼来看,正如批语所云,祖上绝非等闲之辈,只是沦落了消弭了而已。比如贾芸,作为贾府之一支,正在走向败落。所以,贵族之家由于涉及的关系和利益错综复杂,顾虑太多,要出侠客,确实很难。
但是,这个冯紫英,就算一个。
前八十回,冯紫英也只是寥寥几笔,但意气风发的少年侠客的形象还是清晰可见的。
第一,好骑射。
第二十六回,和贾宝玉薛蟠吃酒,脸上有伤,就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
第二,好打架。
冯紫英脸上的伤,贾宝玉和薛蟠以为又是打架闹的,说明冯紫英这个人,少年意气,动则出手,家常便饭。所谓:
薛蟠见他面上有些青伤,便笑道:“这脸上又和谁挥拳的?挂了幌子了。”
第三,好抱打不平。
关于好打架这事儿,冯紫英是这样解释的:
“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尉之子,也就是所谓的衙内,都是负面符号,不是什么好东西,《水浒传》里高俅之子高衙内便是,高俅恰好也是太尉。因此,可以断定,冯紫英痛打仇都尉之子,必是看不惯这厮胡作非为,又或者是调戏良家妇女,所以,一气之下,痛下杀手,打伤了人家。由于人家老爹是都尉,也是行伍出身,和冯紫英家同为武将,肯定费了不少事才摆平。冯紫英必被老爹神武将军冯唐狠狠教训了一顿,从此才有所收敛。仅此一项,就可看出,冯紫英其人,有正义感,好抱打不平。
第四,有计谋。
好个冯紫英,为了约贾宝玉和薛蟠喝酒,居然不动声色,设下一局,所谓”可不是家父去,我没法儿,去罢了。难道我闲疯了,咱们几个人吃酒听唱的不乐,寻那个苦恼去?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又谓”论理,我该陪饮几杯才是,只是今儿有一件大大要紧的事,回去还要见家父面回,实不敢领。“把个贾宝玉和薛蟠哄得一愣一愣的,等到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和薛蟠赴约,问起那件不幸之中又大幸的事情,冯紫英才说:
“你们令表兄弟倒都心实。前日不过是我的设辞,诚心请你们一饮,恐又推托,故说下这句话。今日一邀即至,谁知都信真了。”
虽然小事一桩,但说到权谋机变,贾宝玉和薛蟠给冯紫英提鞋都不配。
好了,冯紫英的侠客形象出来了,年纪轻轻,出身将门,有武功,好骑射,好打架,好打抱不平,有权谋机变,这是贵族上层社会里面难得出来的一个侠客,我谓之将门少侠,像极了王维笔下的少年侠客。推子及父,冯唐将军必也是一位有豪气的武将。
只可惜八十回后散落,而关于冯紫英的批语几不可见,不然,我相信,八十回后,这位将门少侠,也是会有一番作为的。
公告:
http://img13.360buyimg.com/n2/jfs/t244/279/1143704769/254643/7112e941/53f6a90fNde8dcaf2.jpg
拙作《风语红楼——风之子解读红楼梦系列1》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各大新华书店和网店上市发行,敬请关注。当当购书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54440.html
新一轮赠书活动,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813260102v0vw.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