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笔记》之九百五十八
风之子原创
关于脂砚斋的性别,历来众说纷纭。至周汝昌先生的史湘云说一出,认定脂砚斋是女性的占了优势。但真的是如此吗?
在那个时代,尽管已经破败,曹雪芹能够如此在妻子儿女之外,尚有一红尘知己与曹雪芹一起谈诗论画,纵谈创作吗?这种可能性有多大?我觉得悬。
小说第二十二回,又有一条批语,强烈的释放出脂砚斋是男性的信号。那一条?
【庚辰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庚辰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悲乎!】【靖眉批:前批“知者寥寥”,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这三条批语,都是《红楼梦》的一位重要批语者畸笏叟写的,在感叹小说里写到的给薛宝钗做生日,王熙凤为大家点戏,脂砚斋写戏单子的情景时,畸笏叟特别感叹这几位朋友的离世,那就是曹雪芹、脂砚斋和杏斋这几个人的逝世,请注意,畸笏叟这里对于三人的称呼是“诸子”,就是诸位先生的意思。
关于子的解释,从先秦诸子百家来看,这里的子就是先生,而且是特指男性的先生。之前我在《<红楼梦>批语者脂砚斋应该是男性》一文里指出,当时一位看过《红楼梦》的读者在诗中,也称脂砚斋为先生。
而所谓称呼有学识有地位的女性为先生的,其实在当时的文献中是找不到的。只是到了晚清及现代,西学东渐,女权主义思潮流向东方,讲究男女平等,才开始把有学识有地位的女性称为女先生或者先生。大家看到很多诸如称呼李清照为先生的文章,那种称谓,不是当时的称谓,而是写这篇文章的现代人的称呼,这点区别是要搞清楚的。在清朝中期,你是无法想象人们会称呼一位女性为先生,或者把一位女性和其他男性混在一起称谓“诸子”的。
还有,脂砚斋在批语者,情不自禁,每每称呼宝钗和袭人为宝卿、袭卿,这是一种典型的男性对女性的称呼,这样的称呼也强烈的透露出和脂砚斋的男儿本色。
所以,我以为畸笏叟这条批语透露出来的信息,再一次指向脂砚斋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而不是女性。
公告:
拙作《风语红楼——风之子解读红楼梦系列1》即将由知识产权出版社于8月出版,各大新华书店上市,敬请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