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笔记》之九百二十三
风之子原创
从贾元春方面探讨了她为何如此包容龄官,现在该反过来说说龄官了。龄官,一个十来岁的小戏子,为何敢于在贵妃省亲这样的重大日子,重大场合,闹别扭呢?说她年纪小,不知好歹是说不过去的,这么盛大的场合就摆在面前,任何人都是不敢随便造次的,但是,龄官为什么敢呢?
首先,龄官有“梨园精神”。
什么是梨园精神?梨园精神是指戏曲艺人的一种追求,那就是“卖艺不买人”,我把最好的表演奉献给观众,但是我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在戏曲方面我是行家,我说了算,我不会为了荣华富贵去曲意迎合,去违心巴结,甚至去玷污戏曲艺术。我总是要把最好的一面,最精彩的艺术展现给观众,就是对观众最大的尊重。古今以降,但凡梨园名家,无不如此,甚至上演出一幅幅不肯低眉折腰侍权贵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龄官在十二个小戏子里面,功夫最好,说明最用心,说明最爱戏,也最得梨园精神的真传。所以,在戏曲表现上,不管是面对贾蔷还是贾元春,她都敢于提出自己的正确主张。
其次,龄官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由于龄官有强烈的梨园精神,所以,在她看来,对于观众的最大尊重,就是不管观众是皇帝贵妃还是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都一样。既然演出了,就要把自己最好最精彩最擅长的曲目展现给观众,这就是对观众的最大尊重。而不是畏惧权贵,违心巴结,曲意讨好。所以,龄官敢于临阵换曲,那怕惊动了贵妃也无所畏惧。这其实是一个潜心追求戏曲艺术的演员的最高追求。
第三,龄官有名角的风范。
古今戏曲名角,无不是认戏不认人的主儿,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的演艺事业让步,正是有了这样的不懈艺术追求,龄官才在元妃省亲的表演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元妃的肯定,一战成名。
在我看来,龄官的言行,其实就是一个名角的缩影,但凡这样的角儿,大都持才傲物,无所拘束,为什么?因为人家有那本事,有那绝活儿。
公告:
拙作《风语红楼》——风之子解读《红楼梦》系列1将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于6月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发行上市,可向出版社9折包邮直接定购,也可当当网购,敬请关注!欢迎参加“写书评赠《风语红楼》”活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813260102ebz5.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