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繁华省亲抵不住贾元春一句辛酸言

(2014-05-14 08:08:54)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红楼笔记》之九百一十八

                风之子原创

 

    惭愧,我读书也不细,一句现成的话摆在那里,还硬是论述了半天,还动了怒,这不,现成的证据摆在那里,元妃省亲,点戏听戏,觉得龄官唱得好,有赏赐,其中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再作两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

    好了,太监说的话总不会有错了吧?而且是在省亲听戏的公开场合,传达贾元春的谕旨时说的,也够正式了。

    在许多人看来,贾府真的是风光无限了,贾元春真的是风光无限了,第十七十八回大家去仔细看看省亲的排场场面和规格,真的是高大上了。可是,就是这无限的光荣之中,贾元春轻轻一句话,就把这样如过眼云烟一般的繁华抵消掉了。

    贾元春见到久别的祖母和母亲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却原来,在贾元春看来,无限荣光的皇宫,其实不是什么好地方,是见不得人的去处。这个“不得见人的去处”颇费思量啊。细细琢磨至少有两层意思:

     第一,孤独。皇宫这个地方难以见到亲人;

     第二,险恶。皇宫这个地方,里面呆的都不是人啊,要么是龙凤,要么就是小鬼,都不是等闲之辈。

     前一层意思,把贾元春和亲人的生离死别写出来了,后一层意思,把皇宫极端险恶的生存环境写出来了。

     贾元春,在皇宫中身为贵妃的女性,不管在世人的眼光,还是客观实际,她无疑都是成功的,可是,在成功如元春者的眼里,她的处境和皇宫依然是险恶的。这就不得不得令人胆战心惊了。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呀。

    这无限的风光,贾元春的风光,省亲的风光,以及贾府的风光,其实都是建立在贾元春异常孤独痛苦的心境、异常险恶的生存环境以及战战兢兢度日如年的凄风苦雨之中的呀。这就是表面风光后的痛苦,这就是成功者的血泪。

      肯定有人要问了,贾元春深得皇帝的恩宠,皇后的信任,这不是夸大其词吗?听说过一句话吗?伴君如伴虎,老虎的心情是反复无常的,所以陪伴的人只得是小心翼翼的,是提心吊胆的,时间长了,那种日子不是人过的。

    就这样,一场繁华如梦的省亲,架不住贾元春一句发自心底的辛酸言呀。

    围绕这这句触目惊心的话,曹雪芹用足了笔墨,加以点染。

    第一处:贾妃与贾母、王夫人和众女眷想见,“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

    第二处:贾妃见父亲贾政,“又隔帘含泪谓其父”,贾政也是“贾政亦含泪启道”。

    第三处:贾妃见到宝玉,是“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第四处:省亲临别,“贾妃听了,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

    可以说,至始至终,这省亲是伴随着贾元春那一句辛酸话和无数次的泪水度过的。这就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告诉我们,贾府集体的荣光,其实就是建立在贾元春一个人的痛苦之上的。这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

    不知读到此处,对于那些至死都在疯狂追求成功成就和名望的现代人,是否会稍稍醒悟,放慢脚步,思索一下生命的意义呢?

 

公告:

拙作《风语红楼》——风之子解读《红楼梦》系列1将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于6月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发行上市,可向出版社9折包邮直接定购,也可当当网购,敬请关注!欢迎参加“写书评赠《风语红楼》”活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813260102ebz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