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宝玉为何是出家当和尚而不是做道士?

(2014-04-30 07:50:03)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红楼笔记》九百零九

               风之子原创

 

    对不起,顺着才读到第十六回,我的思维又得跳跃一下了。

    小说第一回,明明白白写了,那一僧一道,是到人间来度化有缘人的。而且,他们在把所谓的“蠢物”,也就是那块石头交割清楚后,分头行动了:

     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

     也就是说,这一僧一道虽然做的是同一件事情“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但是,分头行动说明,他们是有分工的。什么分工呢?

     只要把一僧一道的行为细细梳理一下,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赖头和尚度化的是人世间有缘的女子,而跛足道人度化的是则是人世间有慧根的男子。

    第一回,甄士隐抱着小英莲,遇到一僧一道时,两人还没分头行动呢,主动前来度化小英莲的,是僧:

    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还是第一回,用好了歌度化甄士隐的,却是跛足道人,所谓: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当下烘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第三回,想要度化林黛玉的,是癞头和尚:

     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第七回第八回,先不管真假,度化薛宝钗的,也是赖头和尚:

     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

     第十二回度化贾瑞的,是跛足道人:

     那贾瑞此时要命心甚切,无药不吃,只是白花钱,不见效。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业之症。贾瑞偏生在内就听见了,直着声叫喊说:“快请进那位菩萨来救我!”一面叫,一面在枕上叩首。众人只得带了那道士进来。贾瑞一把拉住,连叫“菩萨救我!”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说毕,佯常而去,众人苦留不住。

     奇了,第二十五回,来解救被赵姨娘和马道婆施了咒术的王熙凤和贾宝玉的,是一僧一道,这个分工还真清晰,意思一毫不差啊:

     贾政虽不自在,奈贾母之言如何违拗,想如此深宅,何得听的这样真切,心中亦希罕,命人请了进来。众人举目看时,原来是一个癞头和尚与一个跛足道人。

     第六十六回,度化柳湘莲的,又是跛足道人:

     湘莲警觉,似梦非梦,睁眼看时,那里有薛家小童,也非新室,竟是一座破庙,旁边坐着一个跏腿道士捕虱。湘莲便起身稽首相问:“此系何方?仙师仙名法号?”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

     如此等等,几乎贯穿了前八十回,很清晰,这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一个度化女性,一个度化男性。这真是一个奇特的分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工呢?

     我以为和佛教以及道教的教义有关。

     佛教讲究轮回和来世,今世受到苦难和折磨,其实是积善行得阴功,只要修行深厚,来世轮回,就会得到善果,获得美满的人生。如此看来,曹雪芹在整部小说中用和尚来度化女子,其潜在意义就是,认定人世间的女子都是受苦受难的,曹雪芹悲悯于这些女子的苦难,希望她们被佛度化,得善果,来世过上美满幸福的日子。

     而道教呢,讲究的是修炼,是出世,是摆脱物质的束缚,得道成仙,超然物外。这说明在整部小说中曹雪芹认为男性都是为物欲横流的世界所累,所束缚,丧失自我,迷失本性,要么变成禽兽,要么为情所困,要么为物所累,要么为欲而死,曹雪芹理想中的男性,应该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是洒脱的。

    无论佛教还是道教,无论赖头和尚还是跛足道人的度化,其实,我看到的都是曹雪芹对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生存的男男女女的无可奈何。曹雪芹是想要逃避的,也是绝望的。他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在宗教里获得虚幻的满足。

    如果说佛教追求的是来生,那么,道教追求的则是永生。

     但是,这样一来,问题来了,既然如此,那么,贾宝玉在八十回以后应该是被跛足道人度化的呀,但是,贾宝玉为什么没有像柳湘莲一样做道士,而是出家当了和尚呢?这是个大问题。

     我们知道,癞头和尚度化的女性,和尚度化的女性都是有来生的,而且来生是会幸福的,因此,曹雪芹相信,其实我们读者也相信,林黛玉来生也会是幸福的。所以,痴情的贾宝玉可不要当什么道士,不要什么长生不老,得道成仙,贾宝玉出家是为坚守对于林黛玉的承诺,你死了我就去当和尚。所以贾宝玉要入佛教,也要把今生的苦难去换来生的幸福,获得和林黛玉共度来生的机缘,这就是所谓的“三生石上旧精魂”了。

    曹翁,好玄好玄,玄而又玄,其实不玄,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一个“情”,贾宝玉和林黛玉生生世世,三生轮回追逐厮守,永不磨灭的爱情啊!悲哉!善哉!我为雪芹为宝玉为黛玉一哭!

 

公告:

拙作《风语红楼》——风之子解读《红楼梦》系列1将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于6月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发行上市,可向出版社9折包邮直接定购,也可当当网购,敬请关注!欢迎参加“写书评赠《风语红楼》”活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813260102ebz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