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珍贾蓉对秦可卿绝情如斯

(2014-04-28 08:00:51)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红楼笔记》之九百零七

            风之子原创

 

    我关于贾珍贾蓉和秦可卿的微妙而复杂的公媳乱伦以及夫妻关系的分析,是伴随着贾珍也许很爱秦可卿以及贾蓉并不恨秦可卿的质疑的。天心聪慧如曹雪芹者,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即使在秦可卿死后,也不忘时时处处的告诉我们,他们三人之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第十六回第十七回,秦可卿尸骨未寒,贾珍贾蓉的狰狞态度就表现出来了。

    原文:

    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呜呼死了。秦钟本自怯弱,又带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因此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亦未解得愁闷。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秦业死,秦钟病着呢。需不需要人帮持?没写。独独只写了宝玉的惆怅。宝玉之惆怅,为的是秦钟生病,但连带着的是秦业的死。可是,对于贾珍贾蓉这对父子,连提都没提一下,这就是“留白”。这样的“留白”,不是没有意义的。秦业可是贾蓉的岳父,贾珍的儿女亲家啊,更何况,贾珍和秦可卿还有那么一层特殊关系?更何况,秦可卿是为了保住贾府的名声,保住贾珍那张禽兽脸谱不被撕下来而死的。可是秦业死,曹雪芹通篇没留一个字提及贾珍贾蓉如何,倒是提了一下八竿子打不着的贾宝玉如何忧郁。

    更可气的是,由贾元春册封提及宝玉和贾府的态度,所谓“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试问这热闹和得意的人里面,有没有贾珍和贾蓉?有啊!贾珍贾蓉正忙庆贺呢,宁府的热闹和宁府的得意,缺了这父子两怎么行?更何况,从后面的叙述看,父子两已经忙着张罗元妃省亲的事情去了。

    我以为,曹雪芹这个“留白”,是很尖锐的,其实就是要暴露贾珍贾蓉父子的“无情”。

    当然,我知道,即便论述至此,仍会有不死心者,说秦业之死,略写了,没写怎么办丧事,当然不便提及贾珍贾蓉父子,他们肯定去了。你硬是要这么说我也没办法。好的,接着分析。

    如果说秦业之死贾珍贾蓉父子的缺席还可以以“略写”敷衍过去的话,那么秦钟之死呢?秦钟之死怎么说?整个过程有没有提及贾珍或者贾蓉父子一句?没有吧。

    秦钟即将病死,就仿佛没有一个曾经的姐夫一样。大家想想,秦可卿生前,秦钟在宁国府甚至贾府多得宠,现在秦可卿死了,秦可卿的爹死了,秦钟也要死了,硬是不写贾珍贾蓉一句,又是为何?却写贾宝玉的探望又是为何?秦钟将死时候,在场的只有宝玉和几个等待秦钟死后好分家产的婶母和堂兄弟,贾珍贾蓉的面?屁都没有,那怕是他们派来帮忙的诸如管家下人之类,全没有。这样的略写,是不是过了一点?

    第十七回,写秦钟后事,注意,这是写了的。用所谓的“略写”搪塞不过去了。如果说秦业的后事没写,但秦钟的后事是写了的:

    话说秦钟既死,宝玉痛哭不已,李贵等好容易劝解半日方住,归时犹是凄恻哀痛。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宝玉去吊纸。七日后便送殡掩埋了,别无述记。只有宝玉日日思慕感悼,然亦无可如何了。

    秦钟的后事,贾宝玉的悲痛,甚至是贾母的帮助都写了,还是略写了贾珍贾蓉父子。什么叫“别无述记”?除此之外没什么值得好说的了。如果贾珍贾蓉对待秦业秦钟的葬礼表现得像个人样,会值不得记述?什么叫“只有宝玉日日思慕感悼,然亦无可如何了”?只有是什么意思?只有是具有排他性的。

    如果,秦钟葬礼,贾珍贾蓉真的做了什么?记一笔又如何?很玄妙,在秦可卿超乎寻常的葬礼、贾珍超乎寻常的悲痛以及贾蓉超乎寻常的冷漠之后,秦业的葬礼、秦钟的葬礼,贾珍贾蓉父子集体“蒸发”了,“消失”了,“缺席”了,从曹雪芹的创作角度是“略写”了,“留白”了,秦可卿和她的父亲和弟弟的葬礼的反差,以及贾珍贾蓉父子的反差,仔细想想,其实是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的。这样的“留白”,就是留下贾珍贾蓉这一对禽兽父子无情嘴脸的强烈暗示!他们爱的或者恨的,其实只是秦可卿的肉体,当肉体消亡之时,也就是这种爱(贾蓉是因爱生恨)结束之日。更何况秦可卿的老父亲和小弟弟呢?这就是曹雪芹隐隐要告诉我们的所谓“皮肤之淫”,所谓“滥淫”的可悲可耻可恨和可笑之处!

   从贾珍和贾蓉对于秦业和秦钟死亡的冷漠来看,表现的刚好是他们对秦可卿的绝情和无情,说明他们在秦可卿死后是那么的想和秦家撇清关系,断绝往来,把那一场导致父子间险些反目的乱伦之恋赶快彻底干净的抹去!

 

 

公告:

拙作《风语红楼》——风之子解读《红楼梦》系列1将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于6月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发行上市,可向出版社9折包邮直接定购,也可当当网购,敬请关注!欢迎参加“写书评赠《风语红楼》”活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813260102ebz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