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好了歌注解那些迂腐而可笑的批语

(2013-08-22 07:27:30)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红楼笔记》之七百七十二

                风之子原创

 

    我发现,就是第一回,甄士隐注解好了歌的批语,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我觉得,总体来讲,除眉批有较高的艺术性之外,那些穿凿附会,说那句是某人指什么的,大多显得迂腐而可笑,不会是脂砚斋或者畸芴叟的批语。

    前面说过的就不说了,今天,再集中嘲弄几处,以解吾恨。

    原文及批语如下: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批语:宁、荣未有之先。)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批语:宁、荣既败之后。)蛛丝儿结满雕梁,(批语:潇湘馆、紫云轩等处。)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批语: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

    这一段批语,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其实细细琢磨,问题多多。

    第一,他贾雨村算个什么东西,竟然出现两次?

    一处是这里,另一处就是“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批语:贾赦、雨村一干人。)贾雨村是《红楼梦》的主角?笑话!只是那些酸儒羡慕贾雨村的暴发而情不自禁“意淫”、“自慰”、“自摸”而已!中国嚣小文人的可怜可恨之处就在这里,猥琐而卑微的人格!这种心态和我在《《红楼梦》批语伪批太多》里批判的说贾雨村什么真英雄啊,什么豁达呀,什么爽快呀,什么恭喜呀的心态差不多,是小人对小人的献媚,说不定就出自一人之手。

    第二,竟然如此坐实。

    好,就算第一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是如批语所言说的是:宁、荣未有之先,那么,“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为什么就不能是指的“宁、荣未有之先”?而偏是“宁、荣既败之后”呢?

    关于这段,眉批说: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这话似乎有理,说的是一段周而复始的繁荣与覆灭的故事,宁荣之先,已经有荣华富贵之家,如今,贾府也衰败了,昔日的歌舞场,已经荒芜。

    但是,我以为这样的理解是牵强的。眉批之人也着了此批之道了。为什么这么说?

    1.这两句是注解开篇,一般不可能就讲到一个轮回,轮回在后面说贾兰贾菌“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不是这里;

    2.这两句注解,对应的应该是“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讲的是过往的王侯将相已经消失了,所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和“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都可以讲的是“宁荣未有之先”,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功名利禄的过往云烟和周而复始;

    3.注解后面还有一句“反认他乡是故乡”,和这里是呼应的,所以这两句都应该是讲的“宁荣未有之先”,这里曾经也上演了一幕幕一段段荣华富贵的故事,可是都已经消失了衰败了,可是,宁荣贾府认识不到这个层次,以为这就是自己的家自己的根,把这个已经上演了无数悲欢离合的地方当作了自己的故乡,此地其实不是故乡,是他乡,是之前很多王侯将相的他乡,这里始终是他乡。

    所以,只要一联系起来分析,这两句批语什么“宁荣未有之先”和“宁荣既败之后”的迂腐和可笑就显现出来了。这两句不过是铺垫,告诉我们,宁荣二府即将上演的荣华富贵悲欢离合,其实之前已经无数次上演,这里不是宁荣的故乡,而是他乡。这两句说的,都是宁荣之先。

    如此坐实、穿凿的批语,着实令人可笑!迂腐之人必出迂腐之论也。

    第三,更可笑的还在后面:

    蛛丝儿结满雕梁,(批语:潇湘馆、紫云轩等初。)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批语: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

    1.“蛛丝儿结满雕梁”怎么就一定是要指的是潇湘馆、紫云轩?贾府那里不雕梁画栋?那里不可以结满蛛丝?荒唐!

    2.“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怎么就是指的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随便举例,为什么不可以指贾兰贾菌中兴?

    说白了,都是些猥琐文人很差劲的批语,纯属臆想和猜测。

    当然了,明天我就会进一步证明这个问题,告诉大家,这“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指的是谁?是什么?蕴含着怎样高妙而深情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