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笔记》之六百六十九
风之子原创
这是一个大问题。我想到了第七十五回,应该可以说清楚了。贾母,作为贾府辈分最高的老祖宗,地位也是最高的,但同时,责任也是最大的。贾府的现况她最清楚:
第一,子孙不肖,后继乏人。
自宁荣二公以来,儿子辈也就是贾母老公这一辈的,子袭父爵,没什么作为;孙子辈的贾敬贾赦贾政,也是乏善可陈,贾赦混账下流,贾敬一心修道成仙,只有贾政,依靠爷爷荣国公的影响,入了仕途,但也发展平平,成不了大气候;重孙辈的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环,更没一个成器的,有一个贾珠,很早就OVER了;玄孙辈的贾蓉贾兰,贾蓉下流好色,而贾兰还太小。一个庞大的家族,如果后继乏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就是贾政和王夫人为贾珠早逝、为贾宝玉不争气伤心愤怒的原因。
第二,光吃老本,财力难支。
由于子孙不肖,后继乏人,主要吃宁荣二公积攒下来的老本,加之铺张浪费、经营不善,而且子孙无能,所挣不多,当然导致长期的支出大于收入,渐渐消耗库存,渐渐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而且,随着子子孙孙不断繁衍,人口不断增加,开支更大,焉能不窘迫?这是很好理解的事情,所以,到七十回以后,已经到了开始悄悄典当东西,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地步。
因此,贾府的未来如何?怎么走?作为一家之主,这是贾母最需要考虑的。
那么,贾母考虑了吗?肯定考虑了。小说里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我们且不可被那些吃吃喝喝、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的场面所蒙蔽,贾母关于贾府未来的设计,就隐藏在那里面。
那么,贾母是怎样设计的贾府的未来呢?
第一,男孩不行,女孩上。
在贾母的精心调教下,贾政长女贾元春,入宫成为了皇贵妃。这是自宁荣二公以来,至第四代才出的一个可以振兴家族的人物。我们切不可盯住贾元春当皇妃使贾府破费了多少,还要看到贾元春当上皇妃对贾府政治地位的提升,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发展契机。贾政的学政和王子腾的九省都统制就是贾元春当皇妃以后提拔的。不单单如此,贾府成为皇亲国戚,可以带来无限的可能:
1.贾政可能再升;
2.四大家族的人都有机会,比如挽救薛家的衰败和薛宝琴的婚姻(参见拙文《《红楼梦》之薛家隐藏的巨大危机》、《《红楼梦》里梅家的悔婚之意》、《红楼梦之贾母为何催惜春画大观园 》);
3.最关键的,如果贾元春有个一子半女的,最不济也是亲王或者公主,贾府机会更大,未来就会更美好;
4.而且,正是借助这个平台,贾母正在试图把贾探春也变成王妃,如果不是八十回以后生出意外,贾府一门,一个皇贵妃,一个王妃,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贾府很可能就因此又走上坡路了,搞不好子孙之中,就有仕途发展的机会了。
第二,促成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既解决了外孙女林黛玉的归宿,又成全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更可以很好的解决贾府财力难支的问题(参见拙文《贾母为何如此疼爱林黛玉?》、《贾母为何力主贾宝玉林黛玉结合》、《贾母会因黛玉体弱放弃宝黛婚姻吗》《红楼梦里贾母怎不为贾府未来忧虑》)。因为无论是贾府的场面,还是贾元春的场面,还是贾探春的未来,都是要MONEY来支撑的。而贾府的现实就是入不敷出,消耗库存,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目前唯一可以利用的机会,就是把女儿贾敏家的家产,全部合理合法的划到贾府来,怎么划?很简单:
1.林家五世单传,至林如海一代,只有林黛玉孤女一人;
2.林家列侯出身,五世单传,人丁不旺,但却门第显赫,五世积累的财富,已经相当可观,而林如海又是巡盐御史,即便是清官,按照官场惯例,也会富得流油;
3.林家五世之前,即已经出来做官,家族亲戚皆是五服之外的旁系;
4.以贾府的威势,那些已经隔了五代的林家亲戚族人,肯定挡不住。
所以,当我们了解了这些背景,再来看贾母在贾敏刚死,就三番五次催促林如海把林黛玉送到贾府来,来了之后又小小的就让贾宝玉和林黛玉“一桌吃饭,一床睡觉”,两小无猜的爱情从娃娃抓起,不能说不是深谋远虑的。
再后来,林如海病重,贾母又亲命荣国府的大管家贾琏亲自护送林黛玉前往探父,打理一切后事,叮嘱务必要把林黛玉再接回贾府来,就很值得研究了。关于这点,我以前研究分析过,其实就是和林如海达成默契,以林家家产作为筹码,换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姻(参见拙文《贾府无耻侵吞了林黛玉家巨额财产》、《贾府为何能托管林黛玉家家产?》、《贾母给林黛玉的钱从哪里来?》、《谁说红楼梦里女性不能继承家产?》)。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八十回后不出现贾元春的难产而死(参见拙文《揭秘《红楼梦》中贾元春之死真相》),贾母不因此惊悸而死(参见拙文《揭秘《红楼梦》中贾母之死》),贾探春不出现变故改远嫁番邦而是嫁给南安郡王,贾宝玉和林黛玉成婚,林家的巨额财产名正言顺的成为贾府的财产,贾府的威势焉能不继?贾府的荣光恐怕还要维持好几代,然后是第五代中贾兰的成长,贾兰有乃父贾珠遗风,好读书求上进,有这样的繁华家族支持,只怕上得更快,不必有后来贾府事败失势后的发愤苦读艰苦奋斗,然后是巧姐的成长,搞不好又是一桩好婚姻,而那时,贾元春的子女或者亲王或者公主也成长起来了,贾府的荣光,真的不可阻挡了。
我这样描述,无非是要还原贾母内心关于贾府未来的设计和考量。作为一个充满智慧的人,能为贾府谋划到这种地步,也算是如诸葛亮一般鞠躬尽瘁了。
贾母的吃吃喝喝、说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背后,居然有如此深远的谋划,有如此巨大的压力,了解了这些,还有人会说贾母是一个只知道奢华享受的人吗?
如果不是贾珍贾琏贾赦秦可卿王熙凤的不肖,接连干出不齿的事来,贾府的未来,不可限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