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笔记》之六百五十五
风之子原创
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病,分析了很多篇文章。但是,依然不断的有疑问出来。这样也好,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或者说,曹雪芹小说原文里的意思,是越辩越清晰的。
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小说第七回薛宝钗的病。原文如下:
“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 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
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
这短短的一段话,我觉得曹雪芹已经把薛宝钗的病理,或者说薛宝钗病情里隐含的危机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第一,薛宝钗的病就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是先天的,如果说林黛玉是“先天不足之症”,那薛宝钗是什么?大家自己想想,是先天的热毒症,用今天的医学术语就是哮喘;
第二,薛宝钗的病靠什么医治或者说压制呢?
1.靠体质。薛宝钗自己说了“幸而先天壮”,也就是说,靠先天的体质来与这股热毒抗衡;
2.靠药。所谓的药,就是稀奇古怪非常难以制作的冷香丸。
好了,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推测了:
1.冷香丸会不会吃完?应该会吧?
2.吃完了怎么办?肯定是又按照方子去制作呀?但是,八十回以后,贾府败了,被抄了,薛家也连带着倒了,败了,那个时候,贾府或者薛家还有没有这个财力、人力和物力去制作如此程序和配料繁琐的冷香丸?即便有,还能不能有那么“可巧”?把那些严格时令的药料收齐,所谓“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以及“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可不可能?大家自己去想。
3.如果大家得出的结论和我一样,认为八十回以后,薛宝钗的冷香丸一旦吃完,无论贾府还是薛家都已经没有能力也没有这种时间上的可能去为薛宝钗制作冷香丸的话?我想提一个问题:
那么,薛宝钗的病怎么办?薛宝钗靠什么来压制这股热毒?
4.很显然,只有靠另外一个办法,靠体质,靠“幸而先天壮”了。
5.但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八十回以后的薛宝钗,体质还能是那么壮吗?之前一帆风顺的时候尚且要靠药和体质来压制热毒,即便八十回以后薛宝钗依然那么“壮”,也不一定压制得住这股热毒了,更何况,八十回以后,薛宝钗的身体还真的能够那么“壮”吗?
其一,八十回以后,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是无疑的,但是,贾宝玉心中始终只有死去说的林黛玉,两人形同陌路,薛宝钗内心的孤寂哀愁只有自己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她的身体能好吗?
其二,贾宝玉甚至于后来出家当和尚云游四方去了,薛宝钗成了弃妇,薛宝钗的身体能好吗?
其三,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不久,贾府就被抄了败了,穷了,生活条件大不如前,只能靠之前秦可卿叮嘱王熙凤购置的祭祀祖产田庄过日子了的时候,薛宝钗的生活条件和待遇肯定大打折扣,她的身体还能好吗?
其四,薛宝钗即便在贾宝玉出家之后回到薛家,帮着母亲薛姨妈辖制夏金桂,已经败落的薛家又能给薛宝钗什么保障呢?还有夏金桂对薛宝钗和香菱的无端挑衅和折磨,伴随着薛姨妈的离世,夏金桂的嚣张,薛宝钗的身体能好吗?
如果,你得出的结论和我一样,八十回以后,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感情生活经历了重大挫折的薛宝钗,无论心情还是身体都只会一天天虚弱下去的话,那么,薛宝钗的结局就很容易推演出来了:
1.薛宝钗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她的体质已经压制不住那股热毒了;
2.身体越差,热毒发作就更加频繁,冷香丸的消耗就更快;
3.等冷香丸吃完了,贾府和薛家都无力再去制作,薛宝钗就只能任由热毒症发作了,因为“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
4.就这样,频繁发作的热毒症也就是哮喘,一次一次的折磨心境凄凉的薛宝钗,薛宝钗的心早已经在贾宝玉出家的时候死了,慢慢的,身体也死了,一个美丽的灵魂,就这样飞到天国去了。
在这里,我依然要强调一遍,无数人讽刺过我的所谓“金簪雪里埋”的理解,就是薛宝钗被抛尸荒野,为大雪掩埋的结局。我要告诉你,确实是这样的。离开贾府的薛宝钗在薛家,在香菱死后,在薛蟠入狱后,在薛姨妈死后,已经没人可以帮她了。她哮喘发作死后,确实是被恨她入骨的夏金桂抛尸荒野,为大雪所掩埋的。这样的理解,有什么可笑的?有什么不合理?先笑笑自己的浅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