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笔记》之六百三十九
风之子原创
拙文《王熙凤其实很仗义》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很多朋友不赞成我的仗义说,认为王熙凤保平儿是为保自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里面有一个隐在的逻辑判断,意思是:如果平儿不清白,王熙凤就不清白了。大家想想,是那么回事吗?
首先,我们要注意到,第七十四回,王熙凤已经通过五个方面的分析,说服了王夫人,为自己洗脱了冤屈。王夫人的反应是这样的:
王夫人听了这一席话大近情理,因叹道:"你起来.我也知道你是大家小姐出身,焉得轻薄至此,不过我气急了,拿了话激你.但如今却怎么处?你婆婆才打发人封了这个给我瞧,说是前日从傻大姐手里得的,
把我气了个死."
这说明,王夫人此时已经是完全相信王熙凤了。这个时候,王熙凤还要拿保证平儿的清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岂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其次,平儿的清白就真的能够证明王熙凤的清白吗?或者倒过来说,王熙凤的清白就真的能够保证平儿的清白?这种逻辑很混乱,在王熙凤的清白和平儿的清白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呀。如果照这种逻辑,金钏儿的不清白是不是也证明了王夫人的不清白呢?王夫人为什么敢于处置金钏呢?
其实,王熙凤只要自己是清白的,即使平儿犯事,也不会真正影响王熙凤的地位的,只要按照家法处置平儿就行了,就像王夫人处置金钏一样,这有什么关系呢?
第三,其实,我告诉大家,王熙凤保平儿清白,真的是对平儿的一种信任和爱护。王熙凤这句话“如今不但我没此事,就连平儿我也可以下保的”,和第二十一回平儿评价贾琏和王熙凤“他醋你使得,你醋他使不得.他原行的正走的正,你行动便有个坏心,连我也不放心,别说他了.”几乎是如出一辙的。平儿对王熙凤也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才很有底气的对贾琏说“他原行的正走的正”,就像王熙凤了解平儿不会干那私戴绣春囊的丑事一样,说“就连平儿我也可以下保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王熙凤和平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妻和妾,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主子和丫鬟,她们的情谊在了解、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信任,相互的信任,进而是相互的信赖,这已经是友谊了,是姐妹了。
这样来看,不仅王熙凤对平儿很仗义,就是平儿对王熙凤也很仗义。这是多么难得的女性之间的微妙而温馨的友谊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