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笔记》之五百九十七
风之子原创
今天说一个关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地位问题。问题的缘起是第七十一回看到下面一段话想起的:
“二十八日请皇亲附马王公诸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夫人等,二十九日便是阁下都府督镇及诰命等,三十日便是诸官长及诰命并远近亲友及堂客。”
这里面,是有一个高低贵贱的问题的。二十八日请的客人,无疑是最尊贵的,从血统来讲,乃是皇亲国戚;从爵位来讲,是亲王、郡王、驸马、国公、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等。二十九日请的客人,地位就要相应的低一些,就是所谓的“阁下都府督镇及诰命等”,这些都是封疆大吏级别的高官,是实权派。而三十日请的,也是官员,但官阶比阁下都府督镇及诰命低。通俗的讲,二十九日请的是省部级官员及其家属,三十日请的省部级以下的官员及其家属。
很显然,这里面就有一个等级问题。如果照这个等级套,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贾府的地位是最高的,史家次之,王家再次之,薛家最低。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贾府乃是宁荣二位国公之家,贾母乃是荣国公长子贾代善之妻,贾代善是荣国公的第二代,还可以袭国公的爵位,贾母的爵位是太君,再加上现如今贾府的女儿贾元春是当今皇上的宠妃,是皇妃,又沾了国戚的光。因此,贾府无论从自身的官爵等级来说,还是从与皇室的亲近程度来说,都是位列第一等的“皇亲附马王公诸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夫人”之列的。
其次,从中国古代通行的爵位制度来看,为:王公侯伯子南,贾母的娘家,史家,是侯爵世家,第五回说了乃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这里的侯爵,虽然在第一等的“皇亲附马王公诸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夫人”里面没有提及,但是在贾府第一天的宴请里,是有侯爵世家参加的:
“至二十八日,两府中俱悬灯结彩,屏开鸾凤,褥设芙蓉,笙箫鼓乐之音,通衢越巷.宁府中本日只有北静王,南安郡王,永昌驸马,乐善郡王并几个世交公侯应袭,荣府中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并几位世交公侯诰命.贾母等皆是按品大妆迎接。”
这说明,这第一等里面,虽然也有高低之分,但作为侯爵世家的史家,也是列为第一等的,但侯爵明显排在国公之后。附带说一下,林黛玉家也是列侯出身,也算是第一等地位和身份的家庭。贾母自己出身侯门,嫁到国公家,又把国公家的女儿贾敏嫁到侯门,贾母对女儿贾敏的珍爱,由此可见。而关于侯门家的女儿林黛玉,很明显,贾母想把她娶入国公家荣国府来,这是贾母关于自己、关于女儿,关于女儿的女儿的一种宿命轮回式的命运安排。
第三,从王家的地位来看,当初祖宗的出身是这样的,第五回:“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这个出身不算高,勉强可以列为第三等,也就是贾府三十日请的“诸官长及诰命”。但是,王家是走上坡路的,王子腾现今是九省都统制,是武官,是可以位列第二等,也就是贾府二十九日请的客人的,即“阁下都府督镇及诰命等”。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的,王家地位虽然不如贾府和史家,但是,正如我前面说的,这第二等的官员,都是封疆大吏级别的省部级高官,是实权人物,所以,王家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是名符其实的实力派。
第四,就是四大家族中地位最低的薛家了。从出身来看,所谓“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在那个时代是很不堪的。这个所谓“紫薇舍人”,其实是个虚职,比贾珍给贾蓉买的“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还要虚,和李白的那个翰林大学士有得一拼,而且,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来看,薛家其实就是商人,只不过这个商人是皇商而已,因此,这个所谓的“紫薇舍人”,应该是薛家老祖宗也就是薛公花钱买的。薛家有的是钱,但没有地位,在那个时代,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
如此看来,其实《红楼梦》所谓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并不是念着顺口,那个在前那个在后无所谓,而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的,是按照门第的显贵高低来排序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