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南中国海域,今天上午,中国海军赴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编队官兵在这里举行了“走向大洋,向祖国宣誓”仪式。”这是我今天的出镜语,总结一下,因为是第一次出镜,有些紧张,以前都是采访别人,今天自己要对着一个镜头说话,不是很放松,开始没有定住,结尾没有落幅,以致后期不好剪辑,另一方面,出镜说的话比较死板,现场感不强。当然必须要感谢毛老师对我的信任和帮助
由于上午宣誓仪式就结束了,中午毛老师和新闻30分做了一个现场连线,下午4点钟之前就把画面传了回去。以为晚上的任务会比较松一些,谁知道后方新闻部的副主任说要求我们做航海日记,每天给家里传送一条新闻稿件,于是我们商量着第二天的新闻应该怎么做,做到既生动又不违反规定。在找素材的间隙,顺便上了一些MSN,谁知道周末上面竟然没有几个人,比较郁闷,以为同事朋友会在开心网,但是开心网上也是空空荡荡的。传送的刘峥比较英明,在出海之前就把自己多辆豪华轿车送人了,20多个小号也交给别人打理了。
黄昏的时候,海口号上的舰载机在我们的舰上进行了15轮次的起降训练,非常的精彩,我们拍了一些素材,过几天根据新闻的需要会传会给家里的。明天就要到马六甲海峡了,航道越来越窄,与军舰通行的船只也越来越多,有些船只还主动的和军舰通过高频通话,告知索马里海域的海盗的情况,离战区越来越近,舰上的紧张气氛也越来越浓,舰上的官兵时不时的会谈起如果遇到的海盗,遭到海盗的攻击,我们应该怎么办之类的话题。不过我们知道,他们之前已经就准备了十几套方案,但是任何脑海中的演习都是不过分的。
编辑补语:俗话说好饭不怕晚。但是等待护航舰队上传回最新的稿件真是一件漫长的事情。原因很简单:电视记者毕竟不是文字记者,要在拍摄任务之余完成写作任务,要在完成报道的复杂技术程序之后才能利用个人的休息时间来码字。
而报道护航任务是一个要慎之又慎的工作,既要让大家满意,又不能泄密。难哪,不过我们的小记还是会想方设法来满足读者的需要的。希望大家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等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