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以为,薛宝钗来京目的就是为和贾家结亲、谋求宝二奶奶的位置来了。这可是冤枉宝钗了。书中一开始便交代的明白,宝钗来京是为而“待选”来的。
小说中交代的明白:“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这并不是曹雪芹虚构的。清朝皇家有这样的规定:“八旗满官有女及笄,皆送内廷验看。不中选者乃自行婚嫁。”(见《永宪录》卷一)
薛宝钗是个才女。从她做的柳絮词里可以看出,她是有不凡抱负的:“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平步青云,超脱凡尘,这才是宝钗的追求。在宝钗及其母亲、哥哥的心目中,“上青云”是进皇宫、成为贵妃、娘娘。贾宝玉讥笑她体丰如杨贵妃,她冷笑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说明她的潜意识里,确实深藏着这样一种愿望,希望有个像杨国忠一样的兄弟,帮助实现她成为贵妃的梦想。她的这个意思在第八十三回里被夏金桂点破了:“天下有几个都是贵妃的命?”
作为今天的读者,您千万不要说薛宝钗们俗不可耐。她们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决定了她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无论如何,嫁给一个有眼无珠、自甘堕落、不求上进的贾宝玉,决不能算是“上青云”。
要知薛宝钗如何评价贾宝玉,可细细读读她的《螃蟹咏》:“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这两句说的是螃蟹吗?当然不是,是人。是谁人呢?是谁,不知人生的道路该怎样走?是谁,“形体倒也是个宝物”、可惜空长了一副好皮囊?是谁,说话没有经纬,让她薛宝钗勃然而怒?除了贾宝玉,又有谁,值得宝钗如此痛快地一骂?看罢《螃蟹咏》,宝玉赞道:“写得痛快。”这是作者在暗示读者:薛宝钗讥讽的,就是他贾宝玉。
清末人解庵居士在他的《石头臆说》中写道:
薛氏之咏蟹诗,众人以为讽时太毒,而不知其实骂怡红也。观其竹夫人之谜可知。既云“恩爱夫妻”矣,而开口便云“有眼无珠”,何也?
既然贾宝玉在宝钗心目中是这样一个形象,她又怎么可能会爱他!
笔者以为,贾母向薛姨妈提亲的时间,应该是在薛蟠打死人之后。因为贾家被抄,并不牵扯薛家。只有在薛蟠吃过官司之后,即使不判他死刑他也将成为一个“废人”,不但自己的“皇商”做不成了,他妹妹进皇宫的梦想也将彻底破灭。那时才叫“运败金无彩”,嫁给贾宝玉,就更是无可奈何之事、也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