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买煤和捡煤核儿

(2021-12-07 19:10:42)
标签:

关于煤球儿的记忆之一

分类: 老年杂忆
       我小的时候,冬天取暖靠烧煤。那个年代,购买生活必需品都凭票、凭本儿定量供应,煤也不例外。到煤铺买煤要拿上购煤本。像我们这样的六口之家,春夏秋三季每月供应三百五十斤煤;冬季每月供应四百五十斤,三百斤煤球儿,一百五十斤煤块儿。这四百多斤煤,还得省着点烧。尤其是冬天,白天屋里烧得能有点热乎气儿就行了,晚上睡觉还要把火封住。
       煤不够少怎么办?到外面去捡点煤核来。京剧《红灯记》里李玉和夸铁梅,“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拾煤渣,北京话叫捡煤核儿,煤核儿,读音为“煤胡儿”,就是没有烧透、芯儿里还是黑色的煤球儿。小时候,我和妹妹都捡过煤核儿。我们住的大院里有个锅炉房,倒出的炉灰里掺杂着一些没烧透的块煤,像焦炭一样,添在炉子里比煤球儿好烧。有一回我妹妹去捡煤核儿,不小心摔倒了,膝盖被炉灰渣硌得鲜血直流,哭着回了家。
       买煤也是件大事。最初,煤铺有送煤工,你交了钱、订了煤,由送煤工把煤送到你们家去。可是送煤这活儿,又脏又累,挣钱又不多,没有人愿意干。我少年时代住的那个镇子,后来没有了送煤工,需要自己去煤铺把煤拉回家。煤铺在镇子西的火车站旁边,离我家有三站地远。大人上班,每次买煤,都是我和我妹妹的事。那时候,我才十三四岁,一提起买煤就发憷,可发憷也得去呀!借辆小推车,把三四百斤煤推回家,到家再把煤卸下来。那时的路也不好走,坑坑洼洼,借来的小车也不好使,推一趟煤出多少汗、费多大劲就不必说了。有一回,我借了一辆三轮车去买煤,因为不会把握方向,结果,连人带车翻在了路边的沟里。
       我插队走了以后,买煤的任务就落在了我妹妹弟弟的肩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温暖的甘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