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蛋·大馒头·大轿子
(2014-11-28 19:19:49)
标签:
张居正奢靡 |
分类: 文史杂谈 |
笔者发过一篇博文,《武大郎卖的炊饼,其实就是馒头》,其中说道:北方所谓的包子,南方叫做馒头;直到今天,南方许多地方的馒头,仍然是有馅儿的。日前翻阅明代冯梦龙编辑的《古今笑史》,看见一则笑话:《大卵、大馒头》。证明:明代京城的馒头还是有馅儿的。
这段笑话说的是明朝正德年间,官场上奢靡成风,什么都追求个大——越大越好,一些太监,官员争相比大,于是在酒席宴上就出现了大蛋和大馒头。那个大蛋号称是鸵鸟蛋,其实是人造的:将许多的鸡蛋、鸭蛋、鹅蛋打破,不知用什么方法将蛋清蛋黄分开,将“牛胞”刮净,裹在外面蒸熟献客,有斗那么大!
至于大馒头,竟然比斗还大:蒸熟以后当席剖开,里面包着二百个小馒头,而且各个有馅儿。这个笑话其实不可笑,不过记载了一段历史,讽刺凡物以大为美为好的奢靡之风。
说起大个头儿的东西,不得不说明朝万历年间的宰相张居正乘坐的轿子。这乘轿子需要三十二个人抬,“前为重轩,后寝室”。何为“轩”,此处应解释为“殿堂前檐下的平台”。一乘轿子,居然分成前后两部分,俨然“一室一厅”!左右旁翼,还有两庑——庑者,廊屋也,每个廊屋各有一个童子,一个管焚香,一个管挥扇!
这顶超级大轿,是真定知府钱普“创以供奉”的。张居正回家奔丧,就是乘坐这顶超级大轿,往返于北京和江陵的。
官做得越大,房子、轿子也越大。此风古已有之。然而这未必是好事情。张居正死后被抄家,其母被饿死,能说跟他的奢侈排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