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一八,我的成人纪念日

(2014-09-21 18:56:45)
标签:

插队

知青

分类: 老年杂忆

九·一八这个日子,对我们民族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一个难忘的日子:1968年的918日,我和我的同学们一道登上西行的列车赴内蒙古插队。

我个人的这个日子之所以难忘,不仅仅是因为它和那个民族的灾难日重合,而是因为它是我的成人纪念日。虽然,当时我不足十八周岁。但是从那一天起,我离开了母亲,离开了老师,独立走上了社会,遇到所有问题都要自己面对,自己思考,自己选择处理的方式。

那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车站发车的铃声响起时,站台上送别的亲人、老师、同学和车厢里的学生一齐大哭,哭声盖过了机车的汽笛声。但令人想象不到的是,车厢内的哭声很快就停止了,许多男生掏出香烟,点燃,抽了起来。那些烟,有的是男同学自己偷着买好带上车的,有的是要好的同学临别时送的。可以肯定,他们都不是那一刻才学会吸烟的。“文革”三年,对许多学生来说是放纵的三年,吸烟,还不是他们学到的最坏的毛病。车厢内立刻烟雾弥漫。从那一刻起,他们抽烟不再有任何顾忌。——这,大概也是我们成人的标志之一吧。不过,我没有带一盒香烟,也没有接受同学的惠赠吸一只烟。

我不吸烟并非因为我多自爱,只是我知道我没有钱买烟。我的一个同学,妈妈做了装卸工。这位身材瘦弱的母亲,要像一个壮劳力一样抡着大铁锨给汽车装卸沙子,为的是一个月挣回三四十元。这位同学第一次回家探亲,他妈妈从他衣袋里发现了一盒烟,大生产牌的,这在当时属于“好烟”,价格大概是五角多。这个价格意味着,他妈妈拼命劳作一天,可以买两盒“大生产”。他妈妈当时就哭了——这是后话。

到农村之后,一些同学厚着脸皮跟老乡要烟叶子,卷大炮吸;外出打工时从地上捡烟头儿吸。有了钱买来“墨菊”牌香烟举行吸烟比赛:看谁一口吸得最多,并且在肚子(其实是肺里)憋的时间最长!唉,什么“知识青年”,太无知了!有一个当年参加吸烟比赛的同学,结婚不久就患肺癌去世了,留下了一个遗腹子。

我很庆幸,没有让我母亲为吸烟的事跟我生气。我离开北京时,妈妈给了我20元钱,我用13元买了一把秦琴。它陪着我度过了许多寂寞的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