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不是最后一个,而是倒数第二
(2012-11-10 12:08:35)
标签:
大轴迫近大轴杂谈 |
分类: 知识小品 |
如今的媒体,尤其是那些娱记们,总喜欢用些“专业”术语,以显得那么有学问。看这条报道:“昨天,张曼玉、黄晓明等明星在香港出席某名店开幕式。张曼玉压轴登场……”其中的“压轴”,便是一个专业术语。但遗憾的是:这个词用得不对。按照记者的意思,“压轴”就是最后一个出场的,表示这个“明星”最有分量。然而,“压轴”的本来意思是“倒数第二个出场”;最后一个的节目那叫“大轴”。
我手头有一本张永和著的《马连良传》,其中写到1930年,马连良成立了“扶风社”,秋天到天津首场演出。“那天的戏码,大轴《四进士》,……倒第二的压轴,是尚和玉和邱富棠的《青石山》”——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来,什么叫“大轴”,什么叫“压轴”。
《辞源》里有“压轴”这个词条,解释的很清楚:“演出戏曲节目,最后一齣称大轴,大轴前一齣称压轴。”——请注意,大轴、压轴,都是名词,不是动词。
轴,现代汉语里念“妯”,二声;原来这个字念四声,音“咒”,《康熙字典》里注音为“直六切”,按照前字取声母、后字取韵母、后字决定四声的规律,这个字就读四声。
最后一齣戏为什么称“大轴”呢?笔者以为,大腕、名角都是最后才出场、好戏都是放在最后边来演的,所以最后一齣叫“大轴”,意思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戏目。轴的本义是“持轮”,从“车”,意思是车上最关键的部位。“当轴”,意思是“秉持国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