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雪芹在尤氏身上的“闲笔”之谜

(2011-11-07 19:48:59)
标签:

秦氏之死

分类: 反看红楼梦

都说曹雪芹写故事没有闲笔。可是第七十一回:

这几日,尤氏晚间也不回那府里去,白日间待客,晚间陪贾母顽笑,又帮着凤姐出入料理大小器皿,以及收放赏礼事务,晚间在园内李氏房中歇宿。”

曹雪芹为什么要交代这么几句没甚来由的话?再看中秋之夜的一段描写:

月至中天,夜已深了,邢夫人借着贾赦歪了腿,跟贾母告辞,贾母让尤氏也回去陪贾珍。尤氏笑道:“我今日不回去了,定要和老祖宗吃一夜。”贾母笑道:“使不得,使不得。你们小夫妻家,今夜不要团圆团圆,如何为我耽搁了?”说得尤氏红了脸,以孝服未满未由,执意要陪老太太——试问:曹雪芹这段描写用意何在?

第七十一回里,贾母庆祝八旬大寿。贾母过完生日之后,抄检大观园。惜春的丫头入画被查出可疑物品,惜春决意要把入画打发走。偏这时,尤氏来了。她干什么来了?挨骂来了。惜春说:“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笔者注:注意,是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尤氏道:“谁议论什么?又有什么可议论的!……姑娘既听见人议论我们,就该问着他才是。”惜春冷笑道:“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好歹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人!”“从今往后,你们有事别累我”;“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我?”这句话戳到了尤氏的痛处:“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方才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激射”,这会儿听到惜春如此说,便已摁捺不住。(第七十四回)

曹雪芹说尤氏心里有病,有什么病?没说!

从挨过惜春骂那天起,尤氏总是在荣府待着,连饭都不和贾珍一起吃,晚上就在李纨处过夜。贾珍呢,有话不直接跟尤氏说,要由佩凤中间传话:“爷说了,今儿已辞了众人……好歹定要请奶奶(指尤氏)吃酒的。”尤氏笑道:“请我,我没的还席。”(第七十五回) 夫妻两人都不直接对话了,这两口子关系还能是正常的么!可是,文前文后,曹雪芹并没有交代这口子之间有什么矛盾呀!如果贾珍和尤氏之间没有发生矛盾,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如何解释曹雪芹花在尤氏身上这些没来由的“闲笔”呢?笔者以为,这些“闲笔”其实是有用意的。而这些用意,与秦氏之死有关。

秦氏可卿是宁国府贾蓉之妻,在第十三回就死了。然而到第七十五回,贾蓉之妻又出现了,而且既没有交代此贾蓉之妻是不是秦氏,此前也没有交代贾蓉何时续的弦。如果说这是作者的一时疏误,那么第七十六回贾蓉之妻再次出现就不能说是疏误了:中秋之夜,贾母赏月,夜深体乏,大家都有些倦意,而贾母兴犹未阑,众人只好陪着。又过了一会儿,贾母让尤氏陪着自己,让蓉儿媳妇陪邢夫人回去了。读到这儿,人们不禁纳闷儿:贾蓉之妻秦氏不是死了么?

秦氏之死,在《红楼梦》中是桩疑案。前面说是病死的,第一百十一回中,鸳鸯欲上吊之前,秦氏的鬼魂出现了,“拿着个汗巾子好似要上吊的样子”,似乎她又是上吊死的。还有,她跟她公公贾珍,究竟有没有暧昧关系?由于曹雪芹最后定稿时遵从了畸笏叟的指令,删改了有关章节,此事就变得扑朔迷离了。但是,曹雪芹并没有删干净,或者说,他好像在执行畸笏叟的指令时耍了点“阳奉阴违”的小花招。在贾宝玉初次会秦钟的第七回,通过焦大喝醉酒撒疯,指着贾珍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而且说“我什么不知道!”从众小厮们“唬的魂飞魄散”的反应来看,焦大并不是“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而是说破了实情。

如果说贾珍跟秦氏确有不明不白之事,那么,这事是何时败露的呢?笔者以为,就是在给贾母筹备八旬寿辰的期间,也就是七月二十七八号以后到八月初三这几天。因为这段时间,尤氏整天在荣国府里张罗,贾珍有的是机会。而且,这个丑事还是被尤氏撞破的。所以,尤氏心里才有了病。

贾母的生日是八月初三。过完生日不久是中秋节。贾珍说“咱们是孝家”,十五不能过节,十四晚上在会芳园丛绿堂带领妻子姬妾先饭后酒开怀赏月。三更时分,“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贾珍忙厉声喝问,但是无人答应。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墙那边是祠堂,“恍惚闻得祠堂内隔扇开阖之声”!(第七十五回)叹息者谁?贾家祖先。为什么叹息?原因不一,“爬灰”却定然在内。谁说的?焦大。

九月初三,尤氏请凤姐过宁国府,宝玉跟了去,见到了秦氏之弟秦钟。因为半夜派焦大送秦钟回家,引发了焦大的不满。借着酒劲儿,他撒疯乱骂。焦大怎么骂来的:“我要到祠堂哭太爷去!”笔者以为,这段第七回的文字,原本位置应该是在第七十五回荣宁两府过完中秋之后。作者原本打算说:不用焦大去祠堂哭太爷,太爷之灵早已知道,半月之前就发出叹息了。

焦大骂过之后,秦氏就病了。凤姐再见到秦氏,是九月十五了,此时秦氏已然瘦弱的不成样子了。凤姐惊讶道:“这才几天不见,怎么就病成了这个样子!”尤氏道:“她这个病得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顽了半夜,到了二十以后,一日比一日觉懒,将近半个多月了。”其实应该是十二天,也就是九月初三焦大撒疯以后,秦氏的精神和身体才一起垮的。连焦大都知道贾珍“爬灰”的丑事了,贾府上下还有何人不知?秦氏没脸活在世上了。

“上月中秋跟老太太顽了半夜”是第七十五回的事。您看,第七十五回跟第七回是不是就接上了?

这样看来,曹雪芹在尤氏身上花的笔墨用意就明白了:已然知道自己的丈夫和儿媳之间不清不白,可是对外还跟没事人似的,中秋之夜还能给老太太说笑话。这跟发现丈夫“偷腥”就寻死觅活、闹得她男人下不来台的王熙凤,是不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写故事,必有铺垫;写人物,必有对照。这是曹雪芹在小说中惯用的手法。如果把贾珍“爬灰”败露、致秦氏之死比做“树冠”的话,此处对尤氏的描写就是挪走了“树冠”之后留下的“树桩”,自然显得有些突兀了。“树冠”呢?挪到小说前边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