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哈萨克牧民家作客

(2011-10-23 21:32:16)
标签:

绿色河湾

分类: 游记

101017日,我去了一趟新疆,先到和田,然后到阿勒泰,最后到乌鲁木齐。

在阿勒泰,我们游览了位于富蕴县的可可托海风景区,在一个哈萨克牧民家里做了一会客。

从阿勒泰市到富蕴县有六百多里。汽车沿着额尔齐斯河河谷南面修建的公路从西向东行驶。公路北面是蜿蜒流淌的额尔齐斯河,远处是绵延起伏的阿勒泰山,南面基本是戈壁滩。

为减少旅途中的寂寞,司机一直在音响里播放着民族歌曲。这些歌曲让我这个当年在内蒙古草原插队的知青感到亲切:“啊,这是蒙古族的‘好来宝’!这个是蒙古族的‘呼麦’!”随行的主人纠正我说:“这不是蒙古族歌曲,是哈萨克族的。哈萨克族也有‘好来宝’和‘呼麦’。”听到这话,我的第一感觉是,蒙古族和哈萨克族,文化是如此地相近。

富蕴县的名字是后来起的,大概因为这个县境内有丰富的矿藏吧。它原来的名字就叫“可可托海”。这个名字发容易让人联想起“可可西里”。“可可”,其实跟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的“呼和”是一个词的不同音译——绿色或者是青色的意思(请注意,这里的青色没有黑色的意思)。所以,呼和浩特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青城”。我推测:可可托海的名字也是蒙古语。为此我请教了一位蒙古族同胞,他告诉我:托海,是“胳膊肘”的意思。那么,可可托海,应该是“绿色的河湾”或者是“绿湾”!

富蕴县的女宣传部长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哈萨克族的家。名叫哈森别克的男主人不在家,负责招待我们的是哈森别克的妻子和她的邻居加里木汗。听到这个名字,我想起了我当年的蒙古族朋友加里生。不过“加里生”这个名字却不是蒙古语,而是藏语。因为许多蒙古族男子的名字是请喇嘛给起的。喇嘛往往从藏传佛教的经文和典故中给人找名字。比如,蒙古族男子中叫“道尔吉”的很多,他们自己也不知道“道尔吉”是什么意思。我也是后来才弄清楚,“道尔吉”就是佛教里的“金刚”。加里木汗是哈萨克人,哈萨克基本上都是穆斯林,所以,他的这个名字不可能是喇嘛用藏语起的。加里木汗告诉我,他名字中的“汗”是“王”的意思,就如同“成吉思汗”的“汗”。这么说,这个名字也可以用蒙古语来解释的。还有男主人哈森别克的名字,也可以用蒙古语解释“哈森”是“玉”,“别克”,是“王子”的意思。我惊讶的是,两个民族中的语言中,有这么多相同的词汇!

不过也有不同之处。蒙古语的“谢谢”是“巴依日太”,而哈萨克语的“谢谢”是“热合买提”。

因为可可托海是有名的风景区,来观光的游客很多,哈森别克家就像北京郊区一些吃旅游饭的“农家院”,用哈萨克风味的餐饮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用餐的地方是个大毡房,形状、构造基本上跟蒙古包一样,只不过支撑毡房的不是木条,而是金属管;周围和顶部围盖的也不是毡子,而是帆布和毯子,主人说,因为用毡子造价要高许多。

摆上餐桌的有手扒羊肉、烤羊肉、酸奶、黄油、酪蛋子,这些都和蒙古族待客的吃食一样。惟有手抓饭,是我在蒙古族同胞那里没有见过的。

我想知道哈萨克的妇女是怎样用针缝衣服的。因为语言不通,连说带比画,费了好大劲,女主人终于弄明白了我的意思,找出个手提袋,取出了针线,给我比画了两下。我不满足,做了一个往无名指上套顶针的动作问她:“你们不用顶针么?顶针?”女主人怔了一下,恍然大悟,从手提袋里翻出一块大小如手表壳的皮子,皮子上剪了个口子。她把右手的食指从口子里套进去,皮子的主要部分便把手指尖覆盖了。我明白了:这就是她们的顶针!严格说,是顶针的替代品。

我又找到了一个答案:哈萨克人用针的方法,跟蒙古人、藏族人,以及印地安人、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是一样的。

我连连对女主人说:“热合买提,热合买提(谢谢)!” 在哈萨克牧民家作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