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西红柿?
(2010-12-08 10:32:58)
标签:
乾隆年间小说 |
分类: 知识小品 |
西红柿,又叫番茄。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吃这种蔬菜了。但是,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西红柿的?我听我的长辈说,中国人吃西红柿,是上世纪四十年前后的事,而且是看外国人吃,中国人才敢吃的。
据说,西红柿的老家在秘鲁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种生长在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十六世纪,英国有位名叫俄罗达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欢番茄这种观赏植物,于是如获至宝一般将之带回英国,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了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表达爱意,从此,“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广为流传了。但人们都把番茄种在庄园里,并作为象征爱情的礼品赠送给爱人。到了十七世纪,有一位法国画家冒着生命危险吃了一个,觉得甜甜的、酸酸的、酸中又有甜。然后,他躺到床上等着死神的光临。但一天过去了,他居然没死!他咂巴咂巴嘴唇,回想起咀嚼番茄那味道好极了的感觉,满面春风地把“番茄无毒可以吃”的消息告诉了朋友们。不久,番茄无毒的新闻震动了西方,并迅速传遍了世界。
传统观点认为,西红柿之作为蔬菜和水果被人们食用,是欧洲人在十九世纪首先开始的。晚清光绪中,才以食用名义,选择了较好的食用品种引入中国的。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清朝末年中国才有西红柿的。
是这样么?
最近看小说《绿野仙踪》中有这么一句话:
“不想他是个西番柿子,中看不中吃的歪货物。”
西番柿子,不用细考证,可以断定就是我们今天叫的西红柿。在小说《绿野仙踪》产生的年代,西红柿还是观赏植物,“中看不中吃”,其实是不敢吃。《绿野仙踪》产生于什么年代?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可以肯定,清朝初年,中国内地已经有西红柿栽培了。西红柿晚清入中国的说法恐怕不准确。
第一个记载西红柿的文献见于明赵函的《植品》(1617),赵函在书中提到,番茄是西洋传教士在稍早的万历年间,和向日葵一起带到中国来的。1621年王象晋的《群芳谱》又再次肯定了番茄的来源,以后的人们都笃信不疑,一直到1983年。
1983年7月,在成都北郊凤凰山发掘的西汉古墓里,出土有陶器、漆器、藤笥、竹笥近60件,并有稻粒、果品、兽骨等食物遗存发现。同时,还发现了一些奇怪的植物种子。经过培育发现,这些种子属于西红柿,也就是番茄!
我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是我的朋友、文物修复专家贾文忠告诉我的。最近在网上有发现了这些材料。那么,汉代栽培西红柿,是作为观赏植物呢,还是食用呢?汉代的西红柿种子是国外传进来的,还是我国本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