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尘暴自古有之,非人力所能制之

(2010-04-27 18:15:55)
标签:

沙尘暴

自然规律

杂谈

分类: 知识小品

报载,沙尘暴又起甘肃,当地能见度小于一米!如果不是中途遇雨,沙尘暴将再一次袭击京城。中国北方自古多沙尘暴,有唐人诗句“黄沙直上白云间”为证(详见本人博文《古文三误读》)。

北京地区,自古也是风沙肆虐之地。元人所著《析津志》中说:“幽燕沙漠之地,风起,则沙尘涨(障)天,显宦有鬼眼睛者,以魫为之,嵌于眼上,仍以青皂帛系于头”。 魫,音“审”,鱼骨。就是说,元朝的时候,有钱的官员们都戴着鱼骨做成的眼镜以防沙尘,人称“鬼眼睛”。今北京西南有镇名“丰台”,丰台之名,窃以为来自“远风台”。元朝以前,京南多台:郊天台、燕台、轩辕台、华阳台、葆台、洗妆台。其中“远风台”者,韩御史之别墅,位于丰宜门外西南五里(见《析津志》)。何谓“远风”,希望风离远也,可见风已令大都居民避之不及。如果大都的风,温柔和畅、吹面不寒,韩御史们又何必要风远之?必然是携沙裹石令人难堪。

明朝人说北京:“天无日不风,地无处不沙,物无所不有,人无所不为。”京北沙河,明朝嘉靖时建有巩华城,城中央是皇帝的行宫。到清朝时,行宫损毁。清朝人有诗咏巩华城曰:“负此嘉名曰巩华,漫漫一望总黄沙。琉璃古瓦前朝站,此外居民共几家。”诗的意思很浅显:名字倒是很好听,可景色太荒凉了——城里城外一片黄沙,此外只有寥寥几家居民。由此可见,当时北京郊区风起尘扬、遍地是沙。幽燕风沙来自何处?元人诗中说:“寒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陈刚中:《居庸叠翠八咏》)。元朝人对于居庸古道的景色描写可以证明:北京地区的风沙来自西北。

我国西北的风沙肆虐,和赤道附近的台风一样,乃气候使然。人们以为,只要植被好了,风沙自然会消失。这种看法未免过于简单。笔者当年在内蒙古草原插队,听一老牧民讲:1964年,当地大风数日不停,草根下的土都被吹走,草都死了,当地牧民不得不赶着牲畜“走敖特尔”——寻找新的牧场,向东走了上千里,三年之后才回来。试问,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草都被吹死,树木能存活么?人们总以为沙漠是风沙之源,却不知那沙漠原来是风的作品;并非是人类的活动造就了沙漠,沙漠早在人类活动之前就形成了。

笔者认为:沙尘暴是自然规律的一种体现,自古有之,非人力所致,亦非人力所能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