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为了报仇看电影,我的心情

标签:
转载 |
分类: 转载 |
能给这位老师提供一点小愉悦,非常荣幸。
这个十二月份,我一定要看完手中的几本书,就算不能全部看完,至少也要完成其中的几本;而且,还要尝试着写点读书笔记。暂时就把这个当作是自己最近的读书计划吧。
其实,一直都觉得,有书读的日子,该是我的生活中的较为惬意的时候了。喜欢读书。喜欢在读小说的时候,总觉得像是和书中的主人公对话或是对视,偶尔,我们似乎也会有所交流;喜欢在读散文的时候,总觉得作者的感觉自己似乎也能感觉到一样,或喜或悲,但内心深处,真正的感觉还是欢喜的;喜欢在读诗歌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也成了诗人一样,对着一种什么样的风景,也有着一种忧郁或是欣喜的心情。
从当当上买了一本韩松落的《为了报仇看电影》。喜欢,真的是很喜欢。素素的封面,蓝色的背景,天一样的颜色;正中间部分,从上到下,先是竖排的白色的文字,接着是签名,再是一张卡通的脸庞。
再看书中的文字,韩松落通过某部电影的片段或是某个导演、演员,阐述自己的人生观。有人在豆瓣上发评论说如果非要给这本书换个名字,是不是可以叫做《看电影,谈人生》呢?但不管是什么,他的文字,总是让人觉得喜欢。前几年的《燕赵都市报》的副刊,好多次都能见到他在专栏上写就的文字,好像当时还喜欢一个叫做“忽如远行客”的人的文字。
这几天,一直在看。时间呢,则是我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改作业改的有点疲倦了,这样的时候,我不愿加入周围同事们关于时下流行的什么买房子买衣服或是谁家老公谁家婆婆之类的讨论,一个人沉浸于韩松落的文字里。读着,想着。想想这部电影是不是我也看过,想想这名演员是不是我也喜欢过,想想这个导演的片子是不是我也曾看过,想想韩松落的思索是否和我的想法吻合。总之,只要是认真地读着,即便是有着阴郁的心情,不一会儿的工夫,也就没了。偶尔,如果我能就文中的某些文字产生某些同感,绝对会在旁边写上点自己的文字,以此来和。似乎,我在和他对话一样。
今天中午,没有回家。
因为昨夜就刮起的北风带来了今天上午飘洒的小小雪花(尽管没能纷纷扬扬,但也带来了小小的白白的一层),因为天气真的是冷起来了,因为家离学校真的是很远很远,因为骑自行车上坡回家的路上真的是累,所以,今天中午,我没有回家。
上午下班了。他们都回家了。在校外吃点饭,回学校吧。安静的小小校园,喧闹了一上午的办公也安静了下来。看书吧。多好啊!
看了几篇欢喜的文字,心想着要不睡一会儿吧,会不会睡下了能有一个小小的美梦呢?还别说,真的就睡着了。头枕着书,就那么趴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睡着了。梦到了什么,真的是没有记住。因为,其实也才睡下了二十来分钟,Mary(马瑞勇,高中同学,老板了,我在羡慕者呢)的电话把我叫醒了。他说咱们都毕业这么多年了,今年过年打算回大名聚一聚,你可要做好准备啊。是啊,想来,我96年高中毕业,可不都很多年了嘛!聊了几分钟,睡意全无了。挂了电话,还是接着看书吧。
看着看着,就看到了第129和130页的《俗套的重要性》,文章的最后是几句这样的文字:看着看着,终于安心地睡着了,屏幕上的画面变换着,给屋子染上忽明忽暗的光与色,有种小而温暖的圆满。
其实,还记得在中学时看到那本《十七岁的雨季》,我看书的过程中把一些描写心情会是景色的文字全都摘抄了下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境,总是喜欢小说里描写心情或是散文里写到风景的文字。总之,就是这么几句话,促使着我一般,必须要试着也写点文字吧。
但我毕竟不是什么家,只有把自己的这点拙劣的文字写在这里,也算是自己的心情一种。感谢韩松落,感谢新浪博客,我也有地方抒发自己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