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局外人

(2009-11-23 22:08:37)
标签:

喻可欣

刘德华

琼瑶

杂谈

分类: 黑夜号渡轮

    1982年,琼瑶巨星公司出品的《燃烧吧!火鸟》结尾,以姐姐林青霞向妹妹吕秀菱介绍朋友的形式,推出几位“巨星之星”:“这是刘蓝溪”,“这是杨翠弦”,最后一位,是戴着花环的喻可欣,她在片尾的三分钟里,一共露面两次,台词只得两句:“好漂亮啊!”“你骗人!”
    那是喻可欣的首次银幕之旅。
    喻可欣不是本名,是琼瑶替她取的艺名——这是小型太后对自己栽培之意的微妙表达,怎奈台湾的爱情文艺片已经日薄西山,第二年,琼瑶就借《昨夜之灯》的档期之争,宣布金盆洗手,转战电视剧,而喻可欣则转投新艺城公司,等待去香港的工作签证。与此同时,刘德华从香港到了台湾,在张彻的《上海滩十三太保》里客串演出,新艺城的一位女士,介绍他们认识。
    此处蝴蝶扇一下翅膀,别处就有风暴——但或许,是多年后才起风暴。她的自传《情海星空》里,刘德华几乎成为科幻电影里,乘时间机器返回昔日修改命运时,必然要更改的那个拐点。她得到签约邵氏的机会,后来却不接他们的电话,是因为刘德华——他对她和邵氏的合作颇感不悦;她推掉《英雄本色》的片约,是因为刘德华——他不喜欢她和张国荣演戏;她告别香港离开大银幕,还是因为刘德华——他们分手后,她要决绝地、哀伤地、挥着苍凉的手势离开伤心地。
    是真是假,已经无从鉴别,但文隽先生对她的回忆,却很能说明她的性格,离开香港前,她接拍嘉禾出品、区丁平导演的电影《群莺乱舞》,电影呈现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香港的塘西风月”,有若干裸戏点缀其间,喻可欣允诺要做“大胆演出”,但结果是,“每次发通告给喻小姐,她都用种种理由推搪,不是生理不方便,就是尚未与男对手熟络、需要时间……终于,到了非拍不可的时候,喻小姐反悔了,她对蔡生哭诉:‘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因为爸爸是位文化人,我不能伤害他。’”后来,她的戏份全部被删,她的角色,换了张少媚重拍。难怪《群莺乱舞》的片头有她的名字,但即便慢放再慢放,也看不到她出现。
    而1997年,她凭借为《花花公子》中文版拍封面重回娱乐圈,得到王晶的片约,“同样因为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戏没拍成”。
    几件事,如同白描,将一个软弱的、犹豫的、游移不定的、没有算计的或者算计不到点子上的女人绘得纤毫毕现,也使她的局外人身份呼之欲出。她始终是个局外人,持有的是普通女人的爱情观和身体观,却要靠娱乐圈的身体观来讨生活,她以为自己能,临了却发现自己不能,她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一切,最后却发现有更隐蔽的规则存在,她不是不想融入,她是没能力融入,她不是此道中人。
    但在别的地方,她的颖悟力就够用么?恐怕还是不行,她是那种懵懂的小家碧玉,和周围的一切有隔膜,她不够果断,不够鲜明,不够犀利,不够大刀阔斧,不会兴风作浪,纵使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也没有倾国倾城的性格与之相配。《群莺乱舞》把她删掉,简直像个隐喻,通过她,才可以知道关之琳、利智、刘嘉玲的不凡之处,以及那些和她一样貌似有资质的人为何穷厄流离。
    ——她们洞明,她懵懂隔膜。时时处处,她都不过是个局外人。她最大的挫折,并非来自刘德华,而是来自她的不够洞明,以及她那种局外人式的隔膜疏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微型沙漠
后一篇:换了桌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