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大人的戏

标签:
杂谈 |
分类: 转载 |
第二轮演出,最后三场。
- 剧 目:《泄密的心》
- 时 间:2009年11月10日-22日 20:00(逢周一休息)
- 地 点:46号剧场—黑方
(东城区方家胡同46号院—B座) - 票 价:100/280/学生票50(每场限售10张)
- 制片方/出品方:宇宙锋视觉机构
- 联合制作方:北京聚敞现代艺术中心
- 订票电话:400-810-3721 84030199
64177845
(团购15810108733) - 豆瓣活动页面:http://www.douban.com/event/11175991/
|
|
|
|
|
本剧改编自艾德加•爱伦•坡同名短篇杰作,典型的坡式怪诞癫狂风格。我们以沉默传达文学,以坡的方式向坡致敬!华丽的体积、微弱的舞蹈、古典弦乐与当代电子的奇妙融合,展示扭曲空间下最直接的人心状况。
《泄密的心》独特探索---一部小戏的创举
《泄密的心》篇幅极小,而且通篇都是内心动机描述,它或许是爱伦坡小说中最没有可能变成舞台作品的一部戏。将《泄密的心》做成一出如此富有视觉魅力的舞台作品,对于所有想要向文学大师致敬的戏剧导演来说,是一次优雅而傲慢的教育,而对于认为舞台需要由轻浮的视觉来引导的人来说,则是一记高尚的耳光。如诗人、声音艺术家颜峻所说:“我从这出戏里看到了文学的全新可能性。舞台需要视觉和形式,但视觉和形式应当富有暗示性,应当更加意味深远。”
在《泄密的心》之前,将舞蹈置入戏剧不是新鲜事物,顶多只是俗不可耐的拼奏。《泄密的心》将舞蹈弱化,并与戏剧表达深入融合,在戏剧舞台上构造一种全新的弱舞蹈形式,它既不是肢体剧,也不是运动剧,也不是舞剧,自然,它也不是一出普通戏剧,就肢体形态而言,它是一出全新的不可归类的中间剧。
该剧导演康赫以其他戏剧导演难以企及的对音乐的敏感和娴熟,从贝多芬大量的弦乐和钢琴奏鸣曲中选出各种对话段落和动机碎片,然后再根据音乐直接创作剧本。这使得该剧充满了音乐剧的气质,但毫无疑问,《泄密的心》不是一部音乐剧。
《泄密的心》第一次在戏剧中将古曲音乐与当代电子结合,实现这样的跨度不是靠简单粗暴的随意跳跃,而是凭借对于这两种音乐样态的深刻感悟和无限热情。看过这出戏的观众会对两者结合的自然、有机留下深刻印象。
《泄密的心》的最初能量来自文学,而作为一个舞台作品,它果断放弃了自己最容易借用的文学表皮,大胆地做成一个默剧,只在背景上打一些若隐若现的文字,展示出连电影默片也难以达到的神奇效果,而且依然保持了令人赞叹不已的文学诱惑力。它不是默片,不是哑剧,它是一种崭新的舞台剧。
童话、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舞剧、肢体剧、运动剧、音乐剧、哑剧、默片等等,《泄密的心》的导演有效地利用了艺术史的能量,是多种艺术的变体,又不属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
《泄密的心》是极低成本戏剧制作中的一个奇迹,连同它存在的一些小缺憾都可以称作是戏剧的极致。如孟京辉说:“已经很牛逼了,你得给别的导演留点余地。”对于勇于探索的年轻艺术家来说,这出戏是一支强醒针,对于习惯于大操大办、漫天要价的导演来说,它是一堆启蒙主义的唾沫星。
《泄密的心》对得起那位为了咳嗽两声、匆匆忙忙跑进跑进朝阳凹剧场的女观众,对得起徒步两公里穿越深陷交通泥潭的北京城去探望它的易玛院长。
泄密的心制作人陈俊锋斯密达的独白:是否你是那一千个之一?
在严寒包围、风雪频袭、泥泞难行的方家胡同演完八场,尽管每一场,我们都守在剧场入口,看着一个个在零下8度步行前来的观众检票入场,都在开场之后,借着忧郁的蓝色之光,在贝多芬的抒情,王凡的呱噪,和观众的屏息之中,清点人数,却依然不确定,二十多人三个月的辛勤付出,是否已经为我们带来了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就是戏剧。在一个拥有盗版DVD、电驴和移动硬盘的年代,它的传播方式只能称作蔓延,速度近乎龟速。它无法copy,不能批量生产,在一个以手工为奢侈的时代保留着高贵姿态,却没有足够体面的身价。
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要在这样一个时代去做戏剧呢?我们不停的相互问这个问题,直到我们大家都确信同一个理由:为了交流。为了说和听,为了发声并且听到回应,直接领受谢幕的掌声喝彩,或中途离场的咒骂,当面接受一切吹捧或者唾沫,这是属于戏剧的高傲。
银幕可以是彩色的,三维的,立体声的,但总归是冰冷的,单向的,剧场却是温暖的,如果你坐得足够靠前,就能听见演员的喘息,甚至心跳,可以顽皮的揣测每一个破绽是刻意还是事故,因为他们都不是电子,不是程序,他们在舞台上,站立或走动,发声或沉默,专业得足够滴水不漏,而不可预知永在。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剧场上演王子复仇,是为了找到观众席中忧郁的哈姆雷特。
舞台上的泄密,是为了听到观众席中的心跳。
豆瓣活动页面:http://www.douban.com/event/11175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