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沙》:方文山的MV式表达

(2009-10-28 10:51:36)
标签:

周杰伦

方文山

杂谈

分类: 花言峭语

    【意象】方文山一向善于借力,善于用那些已经具有丰富意蕴的意象,为歌词赋予一个鲜明的形象,而且,这些意象,通常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实指的事物,从“娘子”到“青花瓷”,从“威廉古堡”到“布拉格广场”,从“刀马旦”到“葬花笛”,单是题目,就已经足够勾引遐想、营造气氛。一瞬间,与那些词语有关的经验,都纷纷自动涌上来做笺注,省却了许多描绘、解说的功夫。而这一次,他用的是“沙画”。
    “沙画”是粗糙的、流动的,也是诗意的、温润的,“沙画”却又是容易幻灭的、不稳定的、时时在变迁的、难以留住的,但方文山却反话正说,用坚定的承诺来抵消这种空幻感,用不断重复的“一定不会擦”、“未来绝不重画”,为最脆弱的事物,赋予最坚韧的寓意,这种歌词做法,像是把自己逼到绝路,然后绝地重生。
   【色彩】方文山的歌词都有色彩,即便记不住歌词,也一定有一片色调在事后慢慢湮开。《娘子》里有种灰黄色的荒莽,《爱在西元前》则是蓝黑色的,有种ENIGMA式的神秘深邃,《七里香》有一种蓝白绿相间的青春电影气息,《千里之外》却是淡淡的水墨画卷,《菊花台》里,满是金黄璀璨,而《画沙》里,用蝉、盛夏、凤凰花,屋子外面的花洒,屋子里画指甲的女孩,堆积出一种暖色调的静谧,像几米的画,色彩乐观,基调明朗,有点小情小调,却正好撞上目标听众的胃口。
    【押韵】方文山的“古典”里,包括了对押韵的重视。《画沙》把韵脚落在了“a”上,并通过“枝桠”、“盛夏”、“晚霞”、“喧哗”、“沙哑”、“趾甲”、“脸颊”这样一些双音节词,顺利地完成了押韵的任务。当然,“a”作为尾音,一旦拖长了,是不大容易唱好的,好在袁咏琳配的曲子是R&B曲风,活泼、跳跃,减少了演唱难度。
    【MV式表达】方文山歌词的画面感一向为人称道,不过,我从中感受到的,更多是电影感,他善于用词语剪切、组合,形成了一种属于他的语言——MV式歌词语言,对于熟悉了MV式表达年轻人来说最是合用,他只负责描绘,只负责由一个意象跳到另一个意象,其他的交给由MV哺育长大的年轻人们,让他们自己去混合、搅拌,凑出情节。《画沙》也是如此。而这种对MV语言的得心应手,对青年人文化心理的洞悉,正是他最聪明的地方。

 

for南方都市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