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芳光:其后

标签:
杂谈 |
分类: 黑夜号渡轮 |
http://t.douban.com/mpic/s1432117.jpg
记得有好几个朋友跟我要过《其后》的下载地址,那个源只存在了很短时间,后来下不了了。
豆瓣的皮夹克传了一个,要下的请尽快。
迈克非常喜欢《其后》,2005年这个片子发行了DVD,他写了下面这篇文章。不过照我看,这个片子远远不及《小城之春》。
此情可待
迈克
终于发行光盘!
第一次看《其后》,算起来倒已经起码有十八年了,真吓人一跳。勿怪我一拿起笔就厚着脸皮抄张爱玲,令人梦绕魂牵的电影,幸运的话一生统共也不过三两部,切切实实是可堪叹息的半生缘。遗憾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谁都免不了的罢?悲欢离合经历过一些,起落兴衰经历过一些,然后人就老了,学会不论听到什么,嘴角都挂一个微笑。甚至不是微笑,只是礼貌的表示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表示眼底的云烟没有白白流逝。
那么长的时间,除了早年看过几次,一直没有机会重睹,倒还记得清清楚楚,尽管记忆当然是选择性的。松田优作的身影,久不久总在梦境的地平线掠过,很远很远,让人无端端失神。那样慢条斯理踱步的男人,以为可以与你地久天长,只会嫌他跟不上,断断不会被他抛在身后。没料到谢幕如此匆匆,说走就走,还没有来得及认识他的坏,已经绝尘而去。自私啊,自私!要世界单单记得他的优雅,不给人机会目击光阴的腐蚀,骄傲地挥一挥手,以我们的哀伤成就了他的完美。
替他打拍子的是默林茂。九十年代初在东京找到原声带唱片,音乐之外收录了几段对白,因为叮咛没有听懂,仿佛更有一种难言之痛。多年后拜王家卫所赐,默林茂广为人识,无恙的调子若无其事铺陈另一段情,雨过天晴,再世为人。采自一部没有看过的日本电影,叫《梦二》——梦的续篇?我坚决相信,虽然移植到香港的土地,它开的仍然是那枝熟悉的花。白色的,在月光下带一点紫,带一点蓝。《花样年华》的过场曲除了负责陪伴一扭一扭的苏丽珍下楼买云吞面,最功德无量的,还为菲林的欠缺冷暖补充了季节的气氛。不必怀疑,作曲家肯定也念念不忘《其后》那股百合的幽香,在雨中,一把伞下的那两个缠绵的人。当年他为他们谱的一支天鹅曲,最末的句子几个音符踌躇着,无事找事就是不肯完结。到底找个借口,又再娓娓说一遍。
要为《其后》于历史上定位,大概可以在费穆的《小城之春》和杜鲁福的《祖与占》旁边找到适宜的空间,而且谁也没有抬举谁。六男三女兵分三路的夹缠,法国的一段占了人强马壮的优势,在国际上最脍炙人口。但其实嫂夫人情意结在两洲三地的发酵,醇美如酒温甜似蜜,各自都是不怕红炉火的经典。《小城之春》散发的文艺味透着传统的中国书生气质,原本随时有变酸的危机,幸好渗出女性感性的旁白打救了它。《祖与占》的第三人称叙事式源自原著,自觉地文学性,巧的是旁白也担任了重要的角色,替人物和观众间设下有分寸的距离,就算看得陶醉也保持着清醒。唯有《其后》令人专心一意地沉溺,郁悒是第一手的,伤逝是直接的,再含蓄你也没有办法不为它流下眼泪。
其后……是的,意味一切都过去了,现在已经是从前觉得遥不可及的未来。过去了也好,只有电影还是电影,最不可靠的浮光反而永远不消失,牢牢印记当时的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