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

标签:
兰州杂谈 |
分类: 转载 |
兰州山体滑坡7人遇难 30户房屋被毁8人被埋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9/05/18/bjcq09051811.jpg
5月16日深夜,救援人员在甘肃省兰州市九州开发区石峡口住宅小区附近的山体滑坡现场搜救。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摄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9/05/18/bjcq09051812.jpg
救援人员使用生命探测仪搜救。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9/05/18/bjcq09051813.jpg
第一名获救者从废墟中被抬出。 《西部商报》供图
5月16日晚21时许,兰州市九州开发区石峡口小区发生山体滑坡,崩塌的20000余方黄土将小区内4号楼五六两个单元的楼体全部摧毁,30余户居民受灾。17日19时15分左右,最后两具遇难者遗体被挖掘出来。至此,现场搜寻救援工作全部结束,在这次滑坡中,共有7人遇难,8人被埋压。除成功救援生还1人外,其余7人遇难。下一步抢险工作将进入现场废墟清理阶段,以尽快疏通道路,恢复周围群众正常生活。
500多人现场紧急搜救
居民楼半截被砸塌
16日19时48分,该小区西面山坡有滑坡迹象,小区物业公司及时通知住户撤离。10分钟后,全部通知到位,绝大多数住户安全撤离。20时30分左右,山体土石滑落逐步加重。21时20分左右,4号楼两个单元全部坍塌。
事故发生后,兰州市指挥中心和市政府总值班室立即通知市区两级政府及公安、武警、安监、土地、消防、卫生等有关部门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抢救。
据了解,该小区4号楼共6个单元,84户,属砖混结构的房屋。山体滑坡造成石峡口小区4号楼两个单元坍塌30户,面积2000多平方米,土石方量近20000方,掩埋深度约7米。倒塌的建筑被推进排洪沟中,导致沟内水面急速上升,据记者观察,如不及时清理,污水将淹没马路。
在应急抢救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现场抢救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消防、武警、公安等救援人员500多人在现场进行搜救,同时调集大型吊装设备、挖掘机、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设备,全力搜救被埋压人员。
居民楼半截被砸塌
16日22时许,记者赶到庙滩子桥一带时就看到许多车辆已经被派出所民警和交警疏散到路边,沿着九州大道向上走,一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以至于距离事故现场约300多米处时行人将整个路面整个拥满。上百名民警在现场维持秩序,从庙滩子到事发现场的道路被交通管制。
150多名全副武装的消防官兵分成3个小组,爬上废墟展开搜救。有的用手刨着,试图在废墟里尽快找到生还者;有的用铁棒、撬杠将坍塌后的楼板一块块撬起,并使用生命探测仪在废墟里搜寻生命迹象。
借着现场排烟照明消防车打出的强光,记者看到,紧邻4号楼一侧的山坡上裸露着一个簸箕状的大豁口,从山上落下的黄土占去了九州大道小半幅路面。
22时30分左右,在废墟里被埋了75分钟的一名男子被消防官兵成功救出,等候在这里的医务人员随即对其进行检查。记者注意到,获救男子满脸是土,尽管头部受伤出血,但与救援人员交谈时吐字清晰。救援人员现场对其进行包扎后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当晚23时,武警三支队紧急调用的搜救犬也赶到现场增援,经生命探测仪探测,坍塌的一楼、三楼废墟中分别有两个人有生命迹象,生命特征已经十分微弱,但现场救援人员始终没有放弃,并动用大型挖掘机等器械实施救援。
23时50分,记者采访了解到,第一个被送到兰大二院的受伤男子叫吴永红,39岁,头部和左下肢受伤,不等医护人员为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吴永红声称自己的母亲和孩子还在现场,他不顾医护人员阻拦离开医院。
17日凌晨7时许,相继发现三具遇难者遗体,其中一位是刚出生八个月的婴儿。此后,又发现一男一女两具遗体。截至17日19时15分搜救工作结束时,7名遇难者遗体全部找到。
根据当地公安部门现场排查的情况,废墟中还有两人,事发时由于住在一楼,加之楼体又是全部倒塌在7米深的排洪沟内,埋压得最深。现场救援的消防人员告诉记者,两人生还的希望渺茫。
居民被提前疏散
据该小区物业公司一名工作人员介绍,16日15时许,小区背后的山顶上不断有石块滚落下来,而且时不时还有滑坡后的黄土顺坡而下。发现这一情况后,有人还专门爬上山顶查看,结果发现,山顶的黄土层裂开了一条宽约1米的大口子,物业公司随即紧急疏散小区内的居民,并通知大家当晚最好不要上楼进屋。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险情,一些居民拖家带口,带上吃喝的东西在小区外宽敞的地方暂时躲避,不敢上楼。
可到了晚上六七点的时候,该楼五、六两个单元仍有个别住户不听劝阻,擅自上楼进屋,结果酿成惨剧。后经物业公司逐户落实排查,估计有8人被埋在废墟里。
昨日凌晨1时2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警方和物业等部门已经开始清点现场家属楼上的住户。经过相关部门紧急联系协商,没有亲戚、亲属和朋友可以临时投靠的住户,可以到大桥饭店和银河宾馆暂时居住。今日凌晨已有58人入住银河宾馆。
记者从现场应急抢救指挥部了解到,滑坡发生后,该滑坡区山体上形成了高15至20米、坡度80度左右的高陡滑坡壁,两侧及后壁一带又出现了数条宽20至30厘米的拉张裂缝,有再次失稳发生滑坡的可能,对现场救援造成严重威胁。
综合新华社、《兰州晨报》、《西部商报》报道
九州大道近年为何三次滑坡
16日晚9时许,兰州市九州大道石峡口入口处发生山体滑坡事故。据了解,这已是该地区近年发生的第三次山体滑坡事故。
2008年3月28日凌晨,九州大道亨达小区后山发生山体滑坡事故,近千立方米泥土顺着陡峭的山体倾泻而下,将距离山根不到5米的亨达小区4号楼3单元一二层“淹没”,致1人死亡。
更早的2007年9月17日上午,九州大道石峡口的山体突然发生大面积滑坡,数万立方米的石土瞬间滑落,半幅九州大道被石土掩埋,交通中断,九州开发区内5万居民出行受阻,上百家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山体滑坡,已经成为九州的梦魇,兰州的伤痛。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兰州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会城市。据统计,整个兰州市现已查明的地质灾害点多达700处,55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受地质灾害威胁,而距离市区较近的南北两山坡面既是地质灾害易发区,也是人口密集区。
兰州为何易发山体滑坡
2009-05-18 08:57:00 来源: 西部商报(兰州)
据西部商报记者了解,兰州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会城市,目前全市三县五区内已查明的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及其隐患点有700余处,而距离市区较近的南北两山坡面是地质灾害易发区。根据兰州市政府公布的《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显示,九州开发区是《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定的“重点治理区”之一。中科院地质灾害研究防治专家调查发现,兰州市的地质灾害分布、发育和影响程度,在世界大城市中名列第四,在全国大城市中名列第三。
对于兰州地区地质灾害的成因,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王得楷解释道,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隆起区的东北边缘,地质构造复杂、运动强烈,地质环境十分脆弱。
王得楷认为,九州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岩层的破碎致使对黄土的支撑能力减弱,红色的粘土层是一道天然的隔水层,使大量的水无法渗透,造成山体稳定性差。
昨天,经地质灾害应急组调查后,初步认为此次滑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九州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形起伏,高差近100米、坡度40度左右,山体主要由疏松的黄土和破碎的变质片岩组成,而且该地段有石峡口活动断裂带分布,使山体结构更加破碎,稳定性差,易发生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被划定为兰州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并作为我市地质灾害重点区域多次进行过加固治理。上述条件是本次滑坡发生的主要地质背景。另外,近期的降雨也是本次滑坡的诱因之一。
随后,应急抢险指挥部还组织省上有关专家对现场进行了勘察,且专家认为,此次滑坡长约50米,宽约50米,体积为20000方左右,滑坡体主要由黄土组成,属黄土滑坡,滑坡剪出口高于九州大道约30米,由于滑坡体位置高,滑动势能大,破坏力强。
因此,相关专家建议,鉴于滑坡区险情依然存在,应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尽快组织专家提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而指挥部根据专家的建议,在现场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都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