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不是泰迪熊

(2009-05-04 18:08:57)
标签:

杂谈

分类: 黑夜号渡轮

韩松落
       
    赫尔佐格的纪录片《灰熊人》,讲述了野生动物保护者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 Treadwell)最后五年的故事。
    自1989年,在一次阿拉斯加之旅中见到灰熊后,蒂莫西·崔德威尔就致力于灰熊保护,三年后,他进入卡特迈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不设防地生活在那里,写书,拍照,拍摄纪录片,成立“熊人协会”,并为孩子们讲解灰熊的生活习性。2003年10月,他和女友的遗体在保护区附近的宿营地被人发现,肢体残缺不全——现场迹象表明,他们遭到了灰熊的攻击,这也是发生在该地的第一桩灰熊吃人事件。
   《灰熊人》里,甚至有他被熊吃掉时的声音片段,而在片尾,赫尔佐格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让我恐惧的是在那些崔德威尔拍摄的熊脸的表情里,我没看到任何对亲密关系的认同,没看到任何理解,没看到任何怜悯。我只看到了自然界中压倒一切的冷酷。对我来说,那里没有一个所谓的灰熊的神秘世界。这些空洞的凝视仅仅代表了它对猎物的兴趣。但是对于崔德威尔来说,这只熊就是朋友,是救星。”
    崔德威尔了解熊么?不了解。他至多了解泰迪熊,只了解那个在我们的文化中被拟人化的动物,和那个被拟人化了的自然,他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美好想象赋予那个灰熊世界,那个被人类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过的世界,对他来说,那是一个善意的、温和的、生气勃勃的领地,人和动物在长期的相处中,建立了某种跨越物种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值得倾尽一切去了解,去体会,哪怕为之粉身碎骨。
    其实,这个长期被酗酒和抑郁症困扰的人,只是在城市里感觉不到被接纳,于是把目光投向荒野,在荒野里,又过多地投放了想像,寄希望于人的精神战胜一切,以为他在城市里、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得不到的一切,在那里都能得到补偿与救赎。就这样来回逃遁,不肯面对真相:自然界压倒一切的照旧是冷酷,那里并没有所谓的神秘世界,熊,并不是泰迪熊。
    熊不是泰迪熊,狼也不是大灰狼,星座也不过源自我们在星球之间强行拉上的连线,去年的一系列灾难,也让我们若有所悟:山不是我们的壮丽(或者秀美)山川,雪也不是我们加上了美好后缀的雪花,一切含情脉脉的修饰,都属于人类的强加。
    人对自然,一面冷酷无情,一面又有“钟情妄想症”,患有这种精神病的人常常以为,某个人是为他笑的,是为他回首的,而我们也常常以为,鸟是在歌唱,海豚是在舞蹈,狼是一个孤独的王子,加上了拟人的手法,一切都显得柔和和易于理解了。直到撞上南墙。
    我们既不了解熊,也不了解自然,更不了解头顶的星球,甚至,也不了解让我们泪水涟涟的那个人、那个偶像、那个体制、那种所谓信仰。我们只是将熊拟人化为泰迪熊,再去理解,给体制赋予善良的光环,硬去设身处地,我们只是一厢情愿地,被自己的感动所感动,向自己并不了解的一切人和事示好,全然不顾那些“压倒一切的冷酷”。
    而真实的世界,就此被掩盖在这种感伤主义的帘幕之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跑步进入夏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