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简报0619

(2008-06-19 08:57:23)
标签:

牛津杀手

职业男人

深海寻人

机关枪少女

分类: 黑夜号渡轮

http://otho.douban.com/mpic/s3087539.jpg
  
http://otho.douban.com/mpic/s1798770.jpg

 

趁着米饭没有熟,写几句关于这几个电影。
《牛津杀手》。依靠传说、古书、名著、名画等等潜文本,为一个枯燥的故事增加若干神秘感、润泽度,拓展其空间感,是最近非常流行的做法,《牛津杀手》的小说和电影就是如此。但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就是显得过分牵强附会,《牛津杀手》也未能幸免。还好,伊利亚·伍德的蓝眼珠和无辜表情,让这个单调的故事显得不那么无趣。
《汉密尔顿一家》。又是一个DV神教教徒的作品。一家人全喜欢杀人,哥哥、姐姐、弟弟,弟弟则喜欢用DV记录自己的生活,包括捆在地下室的受害弱女子,一旦濒临暴露,他们就立刻搬家,搬到哪儿去呢?“我们也许就是你的邻居!”作为电影,它勉强及格,作为变态杀人家族,他们远远及不上前辈得州家庭。
《职业男人》。最近看到的最好的电影。只有中年人写得出来这样的本子,只有中年人会感同身受。
正好最近频频想起以前写的两段文字,这段是小说结尾:“他的不安感顿时都消失了,眼前的一切似乎突然变得格外明晰,走道里的声音、窗户外边的嘈杂、一下子都来了,他突然格外地觉出自己的身体,这身体无比沉重庞大,把那些嘈杂的声音都吸附了进来。他觉得自己站起来都困难,所以努力站起来了,然后,又坐了下去。”
这段是娱乐评论:“30、40岁,是最尴尬的年纪,不像青年少年那般生气勃勃,亦不似老年人那般‘温馨又从容’,人到中年,周遭的世界格外嘈杂,好似亿万只苍蝇于耳边嗡嗡作响,又好似长跑时候,体力和心理上的那个临界点,挺一挺也就过去,稍一懈怠,即便下楼时候绊了一跤,也足以成了那最后一根稻草。”
《深海寻人》。其实很好,但没有鬼这一点,仍是致命伤。没有鸡蛋,如何做鸡蛋汤?没有情人,怎么敢称情人节?
《我在伊朗长大》。出来有些时间了,前段时间看右耳推荐,特意找来看。真是非常好。
《樱桃》。它完成了它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
《机关枪少女》。大概是《磨坊电影》,昆汀俩人模仿70年代电影,让日本人气不过,也弄一个机关枪出来,一点不避嫌疑。但现在的观众会觉得它可笑,是因为它模仿的是日本70年代cult电影风,那种风格是要在70年代的具体环境下才能欣赏的,换个环境看来,确实有点滑稽。另外,机关枪为啥会和少女联系在一起?原来,1981年,赤川次郎有《水手服与机关枪》的黑道小说,同年拍为电影,后来还被翻拍。
还有,修车厂那个女演员,是AV出身的那位么?大家都在讨论,还没结果。
《我要成名》。什么都好,包括在各个镜头里找客串的名人也很有趣。但是,Huosiyan主演这点,实在是个硬伤。大陆出品方实在要捧她,就让她休息好一点,这样的话,脸上的皮肤可能会比较吃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