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梅里雪山,我终于等到了日照金山 作者:独游闻风
2025年1月4日
飞来寺-奔子栏-乡城
为了方便早起拍摄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我们前一晚选择住在飞来寺附近的酒店。飞来寺观景台虽是观赏日出的经典位置,正对主峰卡瓦格博、视野开阔,但游客众多。为了避开人潮,我们没有去那里,而是选择了一处不远处的野观景点——在昨天经过的214国道旁,沿一条简易公路上山,路边隐藏着一个少有人知的拍摄点,据说还是拍摄梅里雪山的最佳角度之一。
尽管觉得这算是个“秘密机位”,离住处也只有十来分钟车程,我们还是早早起床,七点准时出发。本想开得更远一些,不料途中遇到路障,只好就地停车,选好位置,架起相机和手机准备好无人机,在零下的寒冷中静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我们与梅里雪山之间,隔着深邃的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夜色中,对面山腰上隐约有一条光带蜿蜒上行——是和我们一样早起的游人,正步行前往雾浓顶观景台吗?临近八点,朝阳虽未升起,梅里雪山巍峨的轮廓已清晰可见,我们忍不住提前按下了快门。 
无人机也升空拍摄延时。可惜对日出时间判断有误,起飞太早,第一块电池电量告急时,太阳还未露面。赶紧换上一块新电池,这才终于捕捉到相对完整的“日照金山”延时画面。
梅里雪山属于横断山脉中的怒山山脉,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地处滇、川、藏三省交汇处。这里拥有十三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俗称“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
这已是我第三次来看梅里雪山。前两次,主峰始终藏在云雾之中,“太子十三峰”也无缘得见。而我对梅里雪山最初的印象,来自一本书——《雪崩》。书中记录了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山难,十七名登山家一夜之间消失,成为世界登山史上一次空前的悲剧。
2000年第一次来时,目的地是明永冰川,那时飞来寺远不如现在有名,梅里雪山也被浓云遮挡。2017年第二次来,在飞来寺住了一晚,依然未能见到真容。都说事不过三,这一次,终于如愿。

当整座雪山被阳光完全照亮,我们收拾装备准备离开。本以为这是专属的私密机位,却发现早已涌来不少游客,连退路也被车辆堵住。
下山后,我们去德钦县城吃早餐,发现这座小城早已不是2017年时一眼能望到头的模样。
早餐后,我们沿214国道驶向白茫雪山。同行的伙伴都不是第一次走这段路,尽管沿途风光绝美,也未作太多停留。
11:30,抵达金沙江大湾观景台。俯瞰下去,金沙江在这里形成一个壮观的“U”形大弯,江面海拔约2200米,两岸山体高差达1500米。对岸沿江蜿蜒的,正是我们稍后要走的G215国道。 

离开金沙江大湾观景台,继续沿蜿蜒的G214国道下山,到达白马雪山脚下的奔子栏镇,跨过金沙江大桥,转入G215国道,驶过之前在观景台所见的金沙江大拐弯,随后经滇川通道前往四川乡城。
中午,我们在路边煮方便面充饥,身旁是碧蓝清澈的金沙江支流——硕曲河。两岸山体如刀削般陡立,这里正是毛屋大峡谷(又称东旺大峡谷)。峡谷呈深切V形地貌,被誉为“地球最美裂缝”,东西两侧分别与奔子栏镇和东旺镇接壤。
沿途耽搁了些时间,到达乡城后,我们放弃了原计划中的香格里拉七湖,直接入住休息。
趁着天色尚早,开车参观了噶丹·桑披罗布岭寺。该寺位于乡城巴姆山麓,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西藏噶丹寺的属寺之一。寺庙为长方形四层碉楼式建筑,中央设宽敞天井,底层为喇嘛诵经处,上层依次为经堂、佛殿和静室。整体建筑错落绵延,主殿上层覆以镀金铜瓦,金碧辉煌,屋角龙首凌空,黄色佛塔林立,窗框绘满富有藏族风格的立体图案,庄严而夺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