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 青岛citywalk第二天(石老人海水浴场八大关等)作者:独游闻风
2024年9月22日,青岛-威海
为了欣赏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色,清晨六点不到,我便来到了石老人海水浴场。旭日初升,细腻的沙滩、翻涌的浪花,以及远处静静伫立于海中的礁石,在金色阳光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可惜太阳并未从石老人礁石附近的海平面升起,而是悄悄从对岸的山后探出头来。尽管时间尚早,海滩上已聚集了不少等待日出的游人。石老人海水浴场滩平坡缓,据说海水比市区其他浴场更为清澈。时值九月下旬,仍有不少游泳爱好者在此畅游,享受大海的拥抱。
早餐后,我们驾车从石老人海水浴场附近的酒店出发,抵达八大关停车场,随后跟随高德导航,开始了步行游览。首先漫步于滨海步行道与汇泉路,站在高处远眺蔚蓝的大海、绵长的沙滩、奇异的礁石和浪漫的城市,海风拂面,心旷神怡。
随后,我们重点游览了八大关景区。八大关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汇泉东部,太平山南麓,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因其道路最初以中国古代长城的八个关隘命名,故得此名。这里现存三百多座别墅,融合了俄、英、法、德、丹麦、希腊等二十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解放前,八大关曾是官僚资本家的别墅区;新中国成立后,被划定为风景区与疗养区,成为市民与游客共享的文化景观。
蝴蝶楼是八大关中一座极具特色的折衷主义风格建筑,融合了希腊、罗马与哥特式元素。砖红色外墙配以白色门窗与转角装饰,整体典雅别致。最初名为“玛丽达尼列夫斯基夫人别墅”,后因电影《劫后桃花》在此取景,并由影星胡蝶主演,而得名“蝴蝶楼”,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地标。
公主楼位于居庸关路10号,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为一处庭院式住宅。相传1932年丹麦王子乘“菲尼欧亚号”游船访问青岛,见八大关风景秀丽,适宜建造避暑别墅,遂与当时的丹麦驻青岛总领事赵亨生商议,为公主修建此楼,故名“公主楼”。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属仿欧洲哥特式风格,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721平方米。以花岗岩为基,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四面不对称。主立面耸立着哥特式尖顶塔楼,西侧内墙略收,形成阁楼空间与体块的对比。外墙镶嵌白绿马赛克,整座建筑掩映于绿树之中,富丽别致,情趣盎然。
西班牙风情馆位于居庸关路11号乙,与公主楼隔街相望。这是一座西班牙式田园别墅,建筑中融入了罗马柱拱券墙、砂岩浮雕等元素,庭院内陈列着斗牛铜雕、海盗船模型和弗拉门戈舞壁画,充满异国情调。
馆内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西班牙的历史、文学与艺术,设有西班牙吉他展室,收藏名家之作,并复刻了毕加索、戈雅等大师的画作。二楼则陈列着传统乐器与绘画作品,文化氛围浓郁。
苏联公民协会旧址位于韶关路26号,建于1942年,由设计师王屏藩操刀,原为德国商人白少夫的私宅,1946年成为青岛苏联公民协会的办公场所。红砖外墙与复古设计洋溢着浓厚的历史韵味,与周边俄式建筑相呼应,被誉为“公主楼”的姊妹楼。 
花石楼是八大关的标志性建筑,坐落于黄海路18号,融合了哥特式、罗马式等多种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别墅。苏联十月革命后,一批俄国人迁居青岛,其中不乏富裕者。1932年,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在临海岬角上修建了这座别墅。楼高五层,顶层为观海台,侧面饰以铁尖顶。因室内墙面贴有大理石,外墙砌有鹅卵石,故得名“花石楼”
青岛第二海水浴场,又称“太平角海水浴场”,位于八大关疗养区与太平湾内的汇泉角东侧,毗邻八大关别墅区。面积虽小于第一海水浴场,却因环境清幽、景色秀丽而备受青睐。初建时称为“山海关路海水浴场”,与山海关路海滨公园相邻,是夏日休闲的理想去处。
五四广场位于市南区东海西路,建于1996年,是一处集草坪、喷泉与雕塑于一体的现代化广场,也是青岛的重要地标之一。漫步其间,既能感受城市的活力,也能领略海的辽阔与宁静。 
结束五一广场的游览后,驱车前往威海。在威海选择住在威海蔚蓝海景花园酒店,这是我们此次山东自驾行住宿最满意的一次,住的海景房,面朝大海,在酒店的房间就可以欣赏海上日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