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152370174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转载]高原明珠——西藏芒康莽措湖
(2025-09-09 12:32:02)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
高原明珠——西藏芒康莽措湖
作者:
独游闻风
2024年12月2日,巴塘—莽措湖—盐井
行程进入第六天。
两天前,我们驶离318国道,穿越格聂南线,经历了一段颇为崎岖的路程后,于昨日重回318国道。清晨自巴塘出发,继续沿318国道西行。九时许,抵达距巴塘县城十余公里的金沙江水磨沟营地——这是318国道边一处设施齐全、颇受欢迎的自驾营地,我们在此停车小憩,拍照留念。
离开水磨沟营地,半小时后驶上竹巴龙金沙江大桥。这座大桥横跨金沙江,是连接四川巴塘与西藏芒康的重要通道,更是国道由川入藏的必经之地,素有“川藏界桥”之称。桥面空旷,车辆稀少,我们索性在桥上来回行驶,感受这一刻的跨越与连接。回想2010年初次行经川藏线时,也曾到过竹巴龙金沙江大桥,那时桥头尚有士兵值守。昔日的老桥已于2018年毁于洪水,2020年新桥建成通车,而我们眼前这座,实则为新桥北侧又一座新桥。
在竹巴龙金沙江大桥打卡后,我们并未过桥,而是再次驶离318国道,沿金沙江东岸的215国道南下。这一段江面宽阔平缓,倒映天光云影,景色格外宁静动人。
穿过曲弄龙3号隧道,我们驶离215国道,经角比西大桥跨越金沙江,正式进入西藏芒康。路口墙上的指示牌标注着“莽措湖”,这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乡道道路虽不宽阔,但路况良好。两侧群山连绵,乡道蜿蜒于山谷之间,与318国道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人烟稀少,窗外唯有山野清气扑面而来。偶尔遇上牛群挡道,只得缓行通过,还不忘对它们说一句:“本地的!”山谷间平坦处可见田园景观,周边树木枝干苍劲。虽值冬季,田地休耕,树木凋零,仍不难想象高原田园在季节轮转中的独特魅力。不同于内地将稻草堆成垛,这里的稻草多是挂在树上,自成一道别样风景。
村头玛尼堆庄严古朴,四面环绕转经筒,旁有古树参天,经幡迎风飘舞。
沿途村庄风貌淳厚质朴,有孩童在路上追逐小猪嬉戏。我们先经下莽岭村,再过上莽岭村,一路皆是藏地风情。
乡道并未直通莽措湖,还有一段无名公路,且公路不能直接抵达湖岸,所幸我们驾驶的是越野车,可直接经草甸驶近湖畔,停在一座似为抽水房的建筑旁。
莽措湖(又称莽错湖),犹如芒康县一颗高原明珠,虽不及纳木错、羊卓雍错声名显赫,却正因如此,保留了一份难得的原始与静谧。藏语中“莽措”意为“碧玉似的湖”,生动描绘出湖水在蓝天映照下如碧玉般清澈翠绿的景象。
年轻的小周负责煮饭,我们则至湖边漫步拍照。湖面已结了一层薄冰,不能踏足其上,立於湖岸可闻冰裂细响。冰块隆起形成各种奇异造型,正拍摄时,偶尔一块突然塌陷,随一声轻响倏然沉入水中。
午餐简单却温暖:几袋方便面加白菜和午餐肉,煮成一锅大杂烩,在寒风中吃得格外香甜。
餐后放飞无人机,从高空俯瞰莽措湖全景。湖面海拔约4313米,气温低于零度,寒风凛冽,短暂手持飞行后,我们躲进车内操作延时拍摄。
湖边的草甸上常见鼠兔出没,小家伙不时从洞中探出脑袋,机灵可爱。试图用相机捕捉它们的身影实属不易——刚对准一只,它便敏捷缩回,不一会儿又从另一洞口现身。
下午三点多,我们离开莽措湖,原路返回573乡道,继续西行,最终驶入214国道。五点半,抵达海拔4448米的红拉山垭口。红拉山,藏语意为“如立之山”,属滇金丝猴国家自然保护区,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关隘。
傍晚六点四十,抵达今日终点——盐井,于公路旁的酒店入住。明日,我们将探访千年盐田。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转载]《城头月·观月全食》
后一篇:
[转载]237@365我看到的罗马纳沃纳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