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2025-09-03 12:40:06)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段家大院是宝箴塞修建者段氏家族的生活起居空间。大院是早先的住宅,段襄臣,作为段氏家族的族长,深知在战乱频发的年代,保护家族安全的重要性。为了守护乡亲与家族成员,他在1911年决定在段家大院西侧的山脊上,开始建造宝缄塞。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进门,就是倒坐戏台。底层空着成了通道。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大院的西南角,建有四层高的碉堡,与山坡上的宝缄塞互成犄角。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台阶下的乌木,2018年7月从嘉陵江出水。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后进是大院的高台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高台上,成了茶座。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高台正对着戏台,有节日场面一定不小。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这座四合院落由长长的回廊连成一体,居住之人无论烈日当空还是暴雨倾盆,均可不受任何影响地来往于各个房间。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清一色用宽1尺、长1.5米的石条铺地的大天井,保持着原貌,从而可以令人想象当年段家大院的恢宏气势。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东侧的院子,一样有回廊,中间是砂石地。与主院的走廊最宽。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屋内不少影视剧照片,这里成了摄影基地。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主堂屋,用于祭祖及接待来客。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一廊的卧室,都是民国款式。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段襄臣育有孔门、仁清、善继、善述等六子。其余子女,名不见经传,唯段孔门,曾任武胜县万善乡乡长、县参议员,段仁清系武胜、遂宁等相邻五县团防司令。现如今,段家后代已经散居各地。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独柏寺位于重庆市潼南区上和镇(原独柏乡)独柏小学内,并未正常开放。我们从隔壁店铺询问才得以进入。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寺庙始建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历经唐、宋、元各代修缮改建,现存正殿采用单檐歇山抬梁式木结构,是西南地区现存最古老建筑之一 。正殿建在素面台基上,台基四周窄宽不一。台基前端两侧分别砌垂带式踏道,踏步两级。正殿通高6.7米,台明高0.7米.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正殿曾被独柏小学长期使用,2020年进行过全面重修。从之前的旧照片来看,重修前的正殿和后殿屋脊做工简陋,且正殿的戗脊还有部分破损和缺失,均采用合瓦屋面,亦无瓦当和滴水。重修后按古制恢复了正殿的屋脊、鸱尾、垂兽、瓦当、滴水,改合瓦屋面为筒瓦屋面。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四角亮柱施斗拱,斗拱形制为五铺作双下昂,角柱升起,面阔三间。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步入殿内。据《潼南县志》(民国四年版)记载,独柏寺始建于唐代,旧名慧日院。寺内曾有一尊高丈余的佛像,由巨柏雕成并饰金,独柏寺也因此得名。然而,岁月无情,那尊巨柏雕成的佛像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了一段令人遐想的记载。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殿内彻上明造,明间梁架结构与宋代“法式”中的“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相符。正殿用柱比较“奢侈”。不仅是用材硕大,而且数量上并没有采用北方宋(金)元时期民间庙宇常用的“减柱造”做法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后檐和山墙铺作甚至直接采用了穿斗式建筑中常用的挑枋,为此甚至将山墙和后檐柱子、普拍枋、搭头木升高一材一栔,以抵消铺作减少一层后的高差。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正殿内部梁架(进深方向)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边墙构造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正殿后门。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正殿的侧后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后殿传为清康熙五十四年创建,清光绪十七年重修,旧名观音殿。悬山建筑,面阔五间,其中两侧梢间降低了屋架高度,与明间和次间错檐隔开。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后殿前廊柱础。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后殿内的木框架,墙瓦都是新的。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后殿的墙上,保留着文革时期的语录。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存留的古碑,看不出什么。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独柏寺正殿保存完整,建筑风格浑厚,造型古朴,用材粗壮厚重,形制沉稳凝重,特别保存的普柏枋,阑额、覆盆柱础,具有中国早期古代建筑的特征。

[转载]川北环线94:武胜段家大院·潼南独柏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