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2025-06-01 14:14:07)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多年前,去过蔡伦在他故乡湖南耒阳的墓祠,这回来到东汉时期他的封地汉中洋县,第一个目标就是他的墓祠。现在国内有两座他的墓祠,到底哪一座是真的,已经不重要了,这里的例子太多了。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位于龙亭镇龙亭村的蔡伦墓祠,大门口的国保碑。洋县蔡侯墓祠的断代为清,说明清之前的建筑几乎都不存在了。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墓园面积已从原先的25亩缩减至6亩,但园内依旧保持着13处建筑设施,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拜殿、献殿、正殿等。山门两旁有钟鼓楼。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山门内第一殿,拜殿,是人们祭拜蔡伦的殿堂。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门头“望重山斗”四个大字的匾额悬挂于上方。‌“望重山斗”出自宋代宇文师献的《梅林分韵得酒字》,山斗,就是泰山北斗。殿内陈列了蔡伦生平事迹和有关造纸术的相关介绍展牌。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拜殿之后是献殿,献殿是人们祭拜蔡伦敬献贡品的地方。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拜殿与献殿之间有两株高大的柏树,相向生长,被人称为“鸳鸯树”或“夫妻树”。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献殿内现在展示的是历代有关蔡伦纸的诗文选、古遗址出土的造纸工具和墓祠翻修中出土的文物。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献殿之后是大殿(正殿),殿门上方悬挂着唐德宗李适的御书“蔡侯祠”匾额。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蔡伦(?-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任宫廷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汉和帝刘肇元兴元年(105年),成功地改进了造纸的方法,以树皮、麻头、破布、破渔网等为原料,改进了中国的造纸技术,在中国乃至世界造纸历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元初元年(114年),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邑三百户。先是被邓太后封为宿卫,后又任长乐太仆。建光元年(121年),因宫廷斗争被株连,而这时邓太后又驾崩,蔡伦喝药自尽。东汉元嘉元年(151年),蔡伦得以平反,朝廷令在洋县龙亭建墓修祠,以纪念这位发明家。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蔡伦发明了以树皮麻头为原料的植物纤维纸,代替了笨重的竹简和昂贵的锦帛,推动了人类书写材料的革命,在纸文化的传承中,世界阔步前进了。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正殿中的蔡伦塑像,左右有书童、侍女。上匾:功垂寰宇。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东墙为根据《后汉书》描绘的蔡伦造纸工艺流程图。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西墙为114年蔡伦被封为龙亭侯的场景,即《封侯图》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左右厢房,是石刻展室,展出了西晋、唐、宋、明、清各朝代著名人物的真迹石刻,洋县部分馆藏文物、历史建筑、景观等图片。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玻璃罩着的石刻,一照都是反光。这幅是道家功能书法《葛洪狂草》。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宋《十八学士进京图》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唐·韩幹《牧马图》、画像石《西厢记》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宋·苏东坡《洋州三十景》、道家功能书法《吕纯阳狂草》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大殿后的双龙图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大殿后面有一尊清代的石刻八仙缸,雕刻着道教的八仙形象,雕刻精致,栩栩如生。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一座垂花门把蔡伦祠与蔡伦墓分成两个院落。垂花门上方红色的匾额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写的“蔡侯墓”三字。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迈入垂花门是一座独立的院落,最里头是蔡伦的墓冢,周围古柏参天、庄严肃穆。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在蔡伦墓冢神道两侧,存有一对南宋的石羊和明代的石人。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正中央是一座1955年建的祭亭,祭亭的石碑上雕刻着时任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题字“蔡伦墓”。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蔡伦的墓冢,高7米、长30米、宽17米,墓冢正前方两侧,竖立着六块明清时期的石碑,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据《陕西名胜概览》一书所载,蔡伦墓尚有元嘉元年的汉砖存在。洋县龙亭应是年份最早的蔡伦墓,也最有可能是蔡伦真正的长眠之地。此后虽历朝迭有修缮,但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雨,时至明末,蔡伦墓早已不复旧貌。万历年间,洋县知县刘美经此,但见田垄之间的祠宇倾颓,不由大发感慨,后即有当地士绅秉刘美之意,重新立碑。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在祠墓的西面有一座独立的院落,是蔡伦纸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由文化陈列室、原料室、长廊、碓房、纸圣亭、抄纸房和四宝斋等组成。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在这里,不但可以参观蔡伦造纸术的制作流程、造纸工具、材料等,还可以看到世代相传的纸匠按照1900多年前蔡伦造纸的工艺,通过对树皮进行浸泡、蒸、切料、捣浆制絮、抄捞等一系列工序,再现“蔡侯纸”神奇的复出过程。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