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作者:东海边的蚬子
多年前,去过蔡伦在他故乡湖南耒阳的墓祠,这回来到东汉时期他的封地汉中洋县,第一个目标就是他的墓祠。现在国内有两座他的墓祠,到底哪一座是真的,已经不重要了,这里的例子太多了。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殿后面有一尊清代的石刻八仙缸,雕刻着道教的八仙形象,雕刻精致,栩栩如生。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一座垂花门把蔡伦祠与蔡伦墓分成两个院落。垂花门上方红色的匾额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写的“蔡侯墓”三字。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迈入垂花门是一座独立的院落,最里头是蔡伦的墓冢,周围古柏参天、庄严肃穆。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蔡伦墓冢神道两侧,存有一对南宋的石羊和明代的石人。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墓园面积已从原先的25亩缩减至6亩,但园内依旧保持着13处建筑设施,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拜殿、献殿、正殿等。山门两旁有钟鼓楼。
献殿内现在展示的是历代有关蔡伦纸的诗文选、古遗址出土的造纸工具和墓祠翻修中出土的文物。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献殿之后是大殿(正殿),殿门上方悬挂着唐德宗李适的御书“蔡侯祠”匾额。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蔡伦(?-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任宫廷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汉和帝刘肇元兴元年(105年),成功地改进了造纸的方法,以树皮、麻头、破布、破渔网等为原料,改进了中国的造纸技术,在中国乃至世界造纸历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献殿之后是大殿(正殿),殿门上方悬挂着唐德宗李适的御书“蔡侯祠”匾额。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蔡伦(?-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任宫廷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汉和帝刘肇元兴元年(105年),成功地改进了造纸的方法,以树皮、麻头、破布、破渔网等为原料,改进了中国的造纸技术,在中国乃至世界造纸历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
元初元年(114年),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邑三百户。先是被邓太后封为宿卫,后又任长乐太仆。建光元年(121年),因宫廷斗争被株连,而这时邓太后又驾崩,蔡伦喝药自尽。东汉元嘉元年(151年),蔡伦得以平反,朝廷令在洋县龙亭建墓修祠,以纪念这位发明家。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玻璃罩着的石刻,一照都是反光。这幅是道家功能书法《葛洪狂草》。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殿后面有一尊清代的石刻八仙缸,雕刻着道教的八仙形象,雕刻精致,栩栩如生。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一座垂花门把蔡伦祠与蔡伦墓分成两个院落。垂花门上方红色的匾额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写的“蔡侯墓”三字。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迈入垂花门是一座独立的院落,最里头是蔡伦的墓冢,周围古柏参天、庄严肃穆。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蔡伦墓冢神道两侧,存有一对南宋的石羊和明代的石人。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据《陕西名胜概览》一书所载,蔡伦墓尚有元嘉元年的汉砖存在。洋县龙亭应是年份最早的蔡伦墓,也最有可能是蔡伦真正的长眠之地。此后虽历朝迭有修缮,但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雨,时至明末,蔡伦墓早已不复旧貌。万历年间,洋县知县刘美经此,但见田垄之间的祠宇倾颓,不由大发感慨,后即有当地士绅秉刘美之意,重新立碑。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 [转载]川北环线05:洋县蔡伦墓祠](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一篇:[转载]川北环线04:石门十三品
后一篇:[转载]原创摄影:牡丹花随拍